3月9日,青年作家張怡微過了她三十歲的生日。三十而立的張怡微非常忙碌,剛從臺灣政治大學結束五年博士學習回到上海,接下來要完成她的“家族試驗”系列短篇小說集《櫻桃青衣》的寫作,再寫一本重讀通俗小說的文本細讀專著,修......
傅雷作品即將完整“回歸”上海。記者日前從上海遠東出版社獲悉,出版團隊與傅雷次子傅敏、上海浦東傅雷基金會合作,歷時近6年打磨,將于今年下半年出版 《傅雷著譯全書》26卷,推出收錄傅雷現存全部著譯作品的權威版本,以此紀......
“1991年認識戴小華,已經20多年,直到讀這本書才知道,她來自這樣的家庭。”在上海作協大廳舉行的馬來西亞華人作家戴小華長篇紀實小說《忽如歸》新書座談會上,上海作協主席王安憶這樣感慨。《忽如歸》由上海三聯書店出版,記......
3月2日下午,由上海市作家協會、貴州省委宣傳部、中共遵義市委、遵義市人民政府主辦,遵義市委宣傳部、中共匯川區委、匯川區人民政府、遵義市廣播電視臺承辦的《古今海龍屯》新書發行暨作品研討座談會在遵義賓館多功能廳舉行。......
記者今天從上海市作家協會獲悉,上海高齡老藝術家羅洪因病于2017年2月27日凌晨在徐匯區中心醫院安詳離世,享年108歲。 羅洪自1930年發表作品,第一篇作品隨筆《在無聊的時候》發表于當年5月號《真美善》月刊。她主要創作小說,第一......
“把燈點到石頭里去,讓他們看看/海的姿態,讓他們看看古代的魚/也應該讓他們看看亮光/一盞高舉在山上的燈。”2月26日下午,伴隨著電臺播音員方舟情感豐沛的朗誦,“致敬青春:1990—2017——上海作協首屆詩歌青創班作品朗誦會”在......
2月25日,思南讀書會迎來了三周歲的生日,小小的思南公館會場被幾百位熱情的讀者擠得水泄不通。他們都是來見證一件盛事:《思南文學選刊》的創刊。 上海市作家協會副主席孫甘露介紹,《思南文學選刊》的創刊,是對上海作協文學......
“網上買書雖然方便,但人與人的接觸與交流仍是無法取代的。逛逛書集、聽聽講座、喝喝咖啡、會會朋友,希望這可以成為市民生活的一種方式。”這是三年前,上海作協副主席、思南讀書會發起人孫甘露對于這個“新生兒”的冀望。......
這個周六(25日),思南讀書會3周歲的生日派對上,將迎來一名粉嘟嘟的新生兒成員《思南文學選刊》——那粉嘟嘟的封面,正漾著早春的朝氣與新意,而這本大型綜合類雙月刊將填補滬上文學選刊的空白。在新媒體閱讀大潮的沖刷下,......
每周六相約一位作家、聽一場文學講座,舉辦三年的思南讀書會已成為上海的城市新文化地標。讀書會策劃人之一、作家孫甘露稱其為“城市的書房”。據悉,滬上首本純文學選刊《思南文學選刊》(下簡稱《選刊》)也將面世,再為上......
上海文化發展基金會(以下簡稱“基金會”)受中共上海市委宣傳部和市財政局委托,面向全社會接受本市文化藝術項目的資助申報,并由基金會組織專家評審、實施資助資金的監管和績效評估。 為支持文藝院團改革、推動文藝人才培養......
從本月25日起,上海純文學陣地又將多出一張新面孔:期盼了許久的大型綜合類雙月文學選刊《思南文學選刊》將在這一天首發。近日來,青年作家們早已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悅,紛紛在各自的微博和微信朋友圈中發布首期《思南文學選刊》......
過去一年,上海240多所公共圖書館的書籍流通量6660多萬冊次,讀者證持證量400多萬,微閱讀、移動閱讀增長率達20%。除此之外,3萬多個規模不一的閱讀組織、數不清的讀書會遍布城市各個角落。全民閱讀成為常態,上海的書香味越發濃郁......
“城市書香”上海市民文化節閱讀推廣人(組織)評選前天揭曉。經過嚴格評選,最終產生了100個優秀閱讀推廣組織和90名優秀閱讀推廣人。在這座城市活躍著大量閱讀推廣組織和閱讀推廣人,已成全民閱讀中的一個必備的要素。那么究竟......
記者從昨天舉行的上海市新聞出版 (版權) 工作會議獲悉:滬上目前約有2200家擁有發行許可證的實體書店和發行企業,國內知名品牌實體書店幾乎都花落滬上,在上海開設了分店。今年,申城還將新增近20余家各種類型的實體書店。 會議還......
“90后”寫作群體即將全面登上文壇——這一在業界流傳多年的判斷似乎正要“瓜熟蒂落”,老牌文學雜志《人民文學》今年第1期首次開出“九零后”欄目,《上海文學》雜志則將去年最后一期辟為“青年專號”,包含“新人場特輯”小......
多年來,對長篇小說的偏愛和倚重,是文學界普遍存在的現象。但這一境況目前正在悄然發生改變。新年伊始,老牌雜志 《小說界》 宣布轉型,讓短篇小說“唱主角”;九久讀書人的“短經典”系列已先后推出77本短篇小說,上月還出版......
年前一個午后,踩著華師大二村吱吱作響的紅漆木質樓梯,記者前去著名文學理論家徐中玉老先生的家拜訪。走進朝南的房間,柔煦的光線透過窗籠罩在徐老先生笑瞇瞇的臉龐上。他忙不迭要起身招呼,記者連忙扶住,湊在老人家耳邊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