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是一種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藏匿在我們的生活中等待我們的發現。它不同于道德、理性、感性,它是沒有任何標準來衡量的。那么美究竟是什么?擁有發現美的眼光于我們自身有什么作用?作者又將如何詮釋“我們需要美讓我們和自己和平共處”這句話?本書作者將從哲學的觀念上與讀者分享他對于美和審美的研究歷程和結論。
“美”能拯救自我
本場活動主持人葉沙對《當美拯救我們》一書做了簡單的介紹。這是一本哲學書,作者是一位法國哲學家,講述的是美和我們自身。它給出了美、審美、和諧的概念,并提出了一種特定的方法,來完成審美的過程,獲得更大的自由。
本書作者夏爾?佩潘就此書中的主體概念“美”的作用做出解釋:“我們需要美來幫我們走出自身的謎團,讓我們更加接近我們自己。美可以幫助我們從身份的禁錮里面走出來。”人們需要通過“用身體來思考”以抵達審美情感,正如作者在會上朗讀的一段書中的文字:“去創造遇見美的機會吧,選擇那些你最中意的,讓不同形式的美在你心中綻放光華,讓美在你身上創造各種能力間自由、和諧的游戲,從而找回判斷的力量。”
人們之所以如此如此需要美,是因為人們身體里有一些沖動需要用一種文明的方式表達,而美能提供這種可能性。可見,解決內心沖突也是審美的一部分,正如袁筱一所說:“通俗的解釋就是人們沒有得到滿足的部分……【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