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希望這是真實的上海生活”
《心居》是一部反映當下上海普通百姓生存狀態的小說,小說中以顧家三兄妹為代表的上海人,圍繞房子衍生出種種悲欣交集的人生。陳嫣婧談到,“心居”既是外在空間又是內在空間。內在空間是人們的心靈,即傳統上海的人文關系帶給人們內心的感受,而這又與外在空間聯系起來。小說在敘事層面十分立足于空間的構造,故事在不同人的家里發生、在各種場景的轉換中展開。
《心居》以房子為切入點書寫當下上海各老百姓的生活。滕肖瀾談到,小說中以外地媳婦馮曉琴為代表的新上海人,夢寐以求在上海有一套房子,“‘心’”既是她心里面的居所,同時又諧音‘新’,她希望有一處嶄新的居所,這就是小說名字的由來。”
滕肖瀾在小說中想要體現房子對不同家庭和階層所造成的影響,“房子對上海人而言已不僅僅是房子,而多少會撼動上海人原有的價值觀,代表了價值的取舍,有很多外延的東西包含其中。”小說中的顧家三兄妹,老大顧士海過去是知青,生存境況比較窘迫,回到上海后無落腳之地,小妹顧士蓮便把自己的房子送給了他。但是若干年后,大哥家的境遇改善了,反而小妹身體不好,得了癌癥。在這種情況下,大哥卻對小妹的現狀有點無動于衷。原先比較要好的三兄妹,正是因為這套房子產生了矛盾。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