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厲的天使”
張新穎表示八十年代初讀艾略特時,第一感覺“這是一種不一樣的東西,會引起心智上的興奮。”作為現代主義文學的代表詩人,艾略特年輕時的作品明確、決斷、率真,到了老年,變得復雜、猶疑但充滿智慧。
張新穎談到,學生時代初讀艾略特時不求甚解,但當“稀里糊涂的興奮”消減、沉淀后,會發現“讀過的東西嵌入了身體中,成為了抹不掉的存在。”
艾略特曾說,“詩不是放縱情感,而是逃避情感;不是表現個性,而是逃避個性。”許小凡談到,他的“非個人性”無論在中國還是西方世界都是影響深遠的概念。
一戰結束不久,艾略特創辦了文學刊物《標準》,試圖引入一套新的系統來打破既有的文學建制,打破將死的文學傳統,從文學內部突圍。“他大規模地刊登成名作家的作品,但在其中穿插新人作品,艾略特想從內部炸開這個保險箱。”
對張定浩而言,雖然較晚接觸艾略特,但艾略特的評論對他產生了很大影響。張定浩總結艾略特善于利用“比較和分析”,用強硬的判斷給人進行等級的區分,“他如同一個嚴厲的天使帶領著你,讓你用一種俯瞰的視角去審視。”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