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力清單:三十六條》一書從發生在浙江寧海的村級小微權力變革出發,一窺中國基層民主政治建設發展的方向和前景。浙江文藝出版社社長鄭重擔任本次讀書會主持。
“民主在路上”
《權力清單:三十六條》以真實而細膩的文字記錄了浙江寧海村級小微權力清單制度的變革。作者簡平投入兩年時間深入寧海縣基層,走遍了當地二十多個鄉鎮,著重蹲點了三個村莊。簡平講述了采訪經歷,三十六條施行后,從推選森林防火員、租海塘到種植楓樹林,甚至于報銷一包香煙、一碗面條,所有的政務信息都要求公示,每個村民都可以進行監督。
簡平用真實的事例對民主進行了樸素的闡釋。毛時安談到,簡平的文字沒有任何虛構,都是來自于普通老百姓,來自于村長,來自于村民,來自于具體的修一條路、遷墳墓等等事情。“他(簡平)把我們很多思想家、哲學家、政治家、文學家口里描述的那么復雜的民主,講得明明白白,通俗易懂、婦孺皆知。”同時,這本書也很好地回應了國內外對政治生態的懷疑,以真實生動的例子展示了民主形態的地域性差別。如書中的結尾所說,“民主在路上,民主沒有一個終極的民主,民主也沒有終極的樣式。”
對于民主,汪涌豪認為民主并不是高臺講章,也并非遙不可及。在三十六條的實踐中,可以看出中國的老百姓是不黏纏的,當復雜的事情被簡化,即可穩定下來照章執行。……【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