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著,是為了講故事
演講伊始,嚴歌苓從少年時代跳獨舞的理想聊起,雖然她在跳舞上并沒有實現這個理想,但是脫下舞鞋開始寫作的那刻,她已然開始了人生的獨舞。“講故事其實是小說最最基本的一個元素,小說的產生是因為有故事,通過講故事,我們講出了哲學,講出了歷史,講出了人生觀,講出了人的心理學和行為學。”對此,嚴歌苓評價自己是一個耐心的聆聽者,具有一雙有同情心的耳朵。在公車上,她會抓取他人有趣的對話;在家里,她會邊干家務邊與美國闊太太通話,從一大篇廢話中發現一個精彩細節。所以,她有著豐富的故事素材可以去寫作。
她講述了在部隊得到的第一個故事,也是由此,她發現了自己的小說家潛質。1974年,嚴歌苓所在的部隊來了十個上海女兵,其中一個姑娘眉眼漂亮,但是卻一直帶著軍帽,所有人都在揣測她的頭發到底有什么問題。后來大家發現其實“不脫帽姑娘”有著一頭濃密漂亮的頭發,但是由于同母異父的弟弟嘲笑她的頭發,所以她一直很自卑,不敢摘帽子。因為姑娘的自虐、沒有安全感,處事偷偷摸摸,她被所有人孤立、欺負,并且被叫做“小耗子”。之后,“不脫帽姑娘”當了護士、參加了中越戰爭,成為了英雄,四處演講。幾輪演講后,最終精神崩潰,進了瘋人院。“因為她對世界看法,和世界對她的認識是錯位的,到最后世界給她一個女英雄的認識,她受不了了,崩潰了。”對于嚴歌苓而言,這是一次對人格、對人性的有趣觀察,“小耗子”也成為了她作品《綠血》中的一個人物……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