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日下午兩點,第五十期,同時也是嘉賓平均年齡最小的一期思南讀書會在思南公館舉行,五位八零后九零后詩人以“那些寫詩的年輕人”為主題,聊聊他們對詩歌的一些理解。以下是現場對話記錄的節選。
胡桑:我們這幾人能夠坐在一起就是因為上海,就是因為思南讀書會,所以我想問一下,夏午同學,你在青浦這個美麗的小城工作,在上海比較遠的地方,這樣的地理位置和獨特的歷史文化資源,在生活上或者寫作上會對你構成什么影響,你會從中獲得什么樣的收獲?
夏午:胡桑把第一個問題拋給我,我是很高興,我是很少見到胡桑,因為我在青浦,那個地方稍微偏僻一點。但我今天來的比他早,因為我遠,往往是最遠的人出發最早。青浦這個地方我特別喜歡,我也很喜歡上海,青浦是上海的青浦,相當于上海的一個后花園,很安靜,很美麗,它的生活節奏,比市區慢一點,我早晨上班可以走著去,也可以坐公交車,偶爾開車,但不會存在堵在路上,堵得很難受。但我出行,去虹橋機場,去火車站都非常快,這是對我的生活很好的一面。
對我的寫作我覺得也很好,因為比較遠,寫作是安靜的。你們寫作可能周圍的人都知道,你們在寫作,構成你們身份的一部分。但是我在生活中是很純粹的一個職業女性,幾乎沒有人知道我寫詩,很少。我也不刻意談起這個話題,因為我覺得寫作純屬個人的事情,我盡可能把我的生活安排和工作處理好,我盡可能的保留一點自己的愛好,在我的生活中,不大會有人來問我,你怎么寫詩,我不想過天天……【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