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盾與上海
楊揚認為,過去對于茅盾的解讀多是從政治角度,而現在研究者們可以從更多的角度突破。而他個人的角度,就是探討茅盾與上海這座城市的關系。
雖然茅盾來自浙江烏鎮,但是他自己也曾說:“我如果不是到上海來,我如果不是到上海的商務印書館來工作的話,可能就沒有我文學上這樣的成就。”由此可見,在上海的生活經歷,對他的事業發展有著非常巨大的影響。
“對于浙江人來說,想讓小孩以后有出息,念大學的第一個選擇必然是上海。”楊揚說,“人的成才一定和他發展事業的環境有關系,所以茅盾選擇了這座城市。”從茅盾的人生歷程來看,他當時有母親的建議與親戚的輔佐,在文學教育這條路上一直往下走,成為一代宗師。
與此同時,上海在茅盾所處的那個時代有著得天獨厚的地位。茅盾先生政治和文學的起步是同步的。因為他的文學活動,他加入了馬克思主義小組。另外,他也與魯迅,周作人等人取得了聯系,于1921年主編了《小說月報》。“此時的茅盾已經不是一個孤立的文學青年,”楊揚說,“而是新文學運動的一個弄潮兒和引領者。”
《子夜》中的“大上海”
茅盾通過《子夜》展示了上海的城市生活……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