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自澎湃新聞 徐明徽報道
在冷戰結束后的四分之一世紀里,世界格局出現巨大變化。新技術文明的發展、中國的崛起、金融危機的爆發以及恐怖主義的威脅等等,這些都對西方社會造成了深遠的影響,歐美思想界的主流正在告別“歷史終結”的想象,出現了一系列具有反思與憂患意識的思想論辯。如何理解新技術和全球化條件下的文化變遷?如何展望未來世界的規范與秩序?
3月12日,華東師范大學政治學系教授劉擎、《289藝術風尚》雜志總主筆李宗陶做客思南讀書會,介紹了當代西方思想文化潮流的新趨勢。這些年來,劉擎教授每年初都會寫一篇“西方知識界回顧”的長文對上一年西方知識界的變化做一個總結。
關于歸屬感和身份認同感
晚清以來,傳統與西方文化相遇,無論作為現代化的標準,還是競爭對手,西方從此就是中國的參照。“西方”,于中國而言有時是一個美麗的想象,有時是一個兇險的對手,有時又變成競爭關系,然后又是合作者。對于這樣一直存在又若隱若現、如影隨形的“西方背景”,無數學者都想一窺究竟,尤其是1990年代末期以來,中國思想界出現極多爭論。
面對歷史潮流的沖擊,從哪些角度去思考……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