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5月21日03:33 來源:《文匯報》2014年5月14日 作者:吳越 點擊: 次
以“2014:在'上海'寫作”為主題的第三屆上海青年作家創作會議5月16日舉行。30余位青年作家及評論家共聚一堂,就“城市與寫作”、“寫作與翻譯”、“傳播與寫作”等議題展開交流。
2013年度,上海作家獲得各類國際國內文學榮譽和獎項達40多人次,其中年輕作家的貢獻在半數以上。上海的文學新人隊伍,無論是寫作者,還是評論者,已形成“70后、80后帶90后”的梯次結構。從年輕作家不斷面世的新作中,延續著這座城市特有的文學傳統、文學氣質,更令人看到這一代人所特有的文學才情、文學視野和文學表達。
這一批被《人民文學》主編施戰軍稱贊為“整齊、完備而又色彩斑駁”的文學新人梯隊結構是如何形成的?記者獲悉,近5年內,上海作協分兩期吸納了以70后為主的一批優秀年輕作家;近3年內,上海作協又陸續簽約、扶持了41位以80后為主的年輕作家。此外,幾年前,上海作協開始發起“文學百校行”活動,依托全市200多個校園的文學社團,建立起一個龐大校園寫作人才庫。與此同時,一些針對文學新人孵化、選拔的活動已從上海輻射向全國,除了已經為廣為熟知的《萌芽》雜志社連續舉辦16屆的新概念作文大賽,近年新創辦的“會師上海·90后創意小說戰”和針對“00后”中學生的“黑色星期六”寫作大賽,陸續發現了一批有潛質的好苗子。
著名評論家、中國作協副主席、書記處書記李敬澤說:“上海的文學從來就引領風氣之先,不斷帶來新的眼光、發現和創造。從五四新文化運動一直到新世紀,一代又一代上海作家不斷為中國文學創造新的歷史和輝煌。上海現在也有一批非常優秀的青年作家和評論家,祝福上海的年輕人們,在這個偉大的時代實現文學的發展和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