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3月09日10:23 來源:文匯報 作者:熊爭艷、徐硙、姜 點擊: 672 次
“提供更多優秀文藝作品,倡導全民閱讀,建設書香社會。”
“書香”,一個多么溫馨浪漫的詞匯,今年首次“亮相”政府工作報告。
代表委員想象的“書香社會”
不像經濟發展有GDP等硬性指標來衡量,究竟怎樣的社會才可以稱之為“書香社會”?
——“人人愛讀書,人人有書讀。”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董事長俞敏洪委員說。
——“無論是在公園、地鐵,還是在車站、機場,都可以看到人們,捧著書安靜閱讀。”韜奮基金會理事長聶震寧委員說。
——“對個人來說,書香是忙碌之后,學習充電、心靈得到安慰和沉浸的重要方式。”新疆師范大學副校長牛汝極委員說。
——“人應有自覺的閱讀意識,把書當作最忠誠的朋友。”作家樊一平代表說。
代表委員描繪的書香“理想國”,各有不同,但共同之處是,一個民族、國家對閱讀要有信仰。
我們的閱讀出了什么問題
大家都承認,現在,我們的閱讀是出了問題的:國民閱讀率連續下降;“書香社會”未到,“手機社會”已來;在電視、電腦、手機的大、中、小屏的沖擊下,淺閱讀流行,碎片化閱讀盛行。
“真正對經典的啃讀,日益式微。”從2013年開始多次呼吁把閱讀作為國家戰略、把孔子誕辰日作為國家閱讀節的民進中央副主席朱永新委員說。
“現在的問題是,大家太功利。”俞敏洪說,“且不說別人,就說說學生,多少人學習就是為了考試分數,讀那些教科書可不等于讀書啊。”
“大家都說我們是和猶太人一樣智慧的民族,但我們的人均讀書量是以色列人的十分之一。猶太人每5000人有一個圖書館,而我們26萬人才有一個圖書館。”俞敏洪說。
讀書本來是件很私人的事情,但當人們發現我國人均年讀書量遠遠落后于許多國家,閱讀就成了一個社會問題。
“現在社會有不少戾氣,一些人信仰的是‘權力’‘關系’‘金錢’‘資源’,認為這些可以改變人生,這挺要命的。”中國出版集團黨組書記王濤委員說。
“很多人愛酒香勝過書香,那些‘有權任性’的人根本不想也不愿意閱讀,哪怕嘴上說愛書香,骨子里還愛著酒香。”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李冰委員說。
來自陜西省丹鳳縣土門鎮土門村的葉瑜代表說,她所在的鄉鎮設有農家書屋,有文化、歷史、衛生、農業技術等書籍、雜志。“但閱讀很不踴躍,因為有閱讀能力的中青年農民長期離鄉,只剩留守老人和兒童。”
“書香社會”怎樣建設
一個民族的精神境界取決于這個民族的閱讀水平,一個書香充盈的城市才能成為美麗的精神家園。建設“書香社會”,已經刻不容緩。
“要從家庭閱讀開始。”聶震寧說,“家庭是閱讀的基本單元,要營造家庭閱讀的氛圍,為人之父母、長輩要率先讀書。”
“要從社區圖書館的建設開始。”牛汝極表示,一個社區可以沒有電影院、商店,但不能沒有圖書館,要讓孩子們受到影響,知道書的重要性,他們才會愛上閱讀。
“要從那些沉迷于酒香的領導干部開始。”李冰認為,領導干部開始讀書了,就會有示范效應,帶動社會的讀書氛圍。
“要加大縣級和重點社區關于推廣‘全民閱讀’的宣傳。”葉瑜建議要更多地幫助農村地區改善閱讀環境。
“要更多設立以經典為主要內容的書柜或閱覽角。”社科院外國文學研究所所長陳眾議委員建議,無論城市還是鄉村,都可以開設書吧,如在咖啡屋、茶館設立起來,改善閱讀環境。
去年,江蘇省和湖北省人大常委會開風氣之先,分別通過了促進全民閱讀的條例,為如何通過立法推動閱讀做出了示范。
“我建議,不僅要將列入國家立法計劃的《全民閱讀促進條例》及時完善、頒發,而且把每年的9月28日定為國家閱讀節,從孔子誕辰切入,激發人們對優秀傳統文化的閱讀與認識。”朱永新說。
“我堅信,把全民閱讀作為國家戰略,提升國民素質,是中國當下和未來最重要的事情。”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