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5月25日14:22 來源:上海作家 作者:上海作家 點擊: 次
5月15日下午,由上海市作家協會創聯室和長寧區圖書館聯合舉辦的2021年長圖·海上女作家沙龍“在上海寫作”系列活動舉辦了首場活動,著名滬上女作家殷慧芬作為主講人,為廣大讀者分享她筆下的石庫門故事和上海人家的喜怒哀樂,著名作家唐穎、《解放日報》高級編輯朱蕊、書評人吳玫和著名作家樓耀福共同參與到本次文學沙龍漫談中。
2020年由上海市作家協會策劃,以“致敬文學”為主題,出版了《上海文學名家文庫·40后卷》叢書,收錄了11位極具代表性的上海40后作家的自選代表集,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現上海40后作家的創作風貌,其中包括了殷慧芬的《仇瀾》。這本書收錄了殷慧芬創作于20世紀8、90年代的《樓上樓下》《仇瀾》《哥哥的羅曼史》《悄然而去》《畸人》《屋檐下的河流》《吉慶里》《上海陌路》等八篇以上海石庫門為背景的小說。她在書中細致入微地描寫了石庫門中底層市民的生活和心理狀態,以小見大,從石庫門中窺見上海市民的整體風貌,以真實的筆調書寫內心對這座城市的深刻感情,如今讀來依舊生動鮮活。
殷慧芬和樓耀福作為攜手走過半個多世紀的文學伉儷,在講座伊始為大家追憶了殷慧芬的人生成長之路,作為真正從上海石庫門里走出來的作家,殷慧芬的石庫門中短篇小說里都保留著原汁原味、關于上海普通人家最真實情感的市井故事,而這些故事又通過她極富表現力的寫作方式,令人感到真實而親切。
同樣以描寫都市中女性情感生活而著稱的唐穎從文學先鋒性和前瞻性的角度談到殷慧芬小說中超越時代的特點“令人倍感驚艷”,我們在閱讀殷慧芬小說時,可以明顯感受到8、90年代上海普通人的生活狀態和時代特征,伴隨著城市發展面貌和生活方式的改變,這種屬于一個時代重要的文學記錄會越發顯得珍貴。
《解放日報》高級編輯朱蕊談到殷慧芬小說的文學特點——真實和鮮活,對于市井生活的描寫又充滿了女性寫作者的優雅與到位。面對每個人不同的人生悲喜與境遇,殷慧芬的文字中流露出的令人動容的關愛與悲憫,以及運用幽默的筆觸來分解掉人生中某些無力的悲劇,都達到一種經典的境界。
書評人吳玫則談到殷慧芬小說中具有強烈的時代感與現場感,作品描寫的8、90年代的生活環境,上海人的生活狀態是如此的親切與熟悉。作品中的每個人物都令人聯想到自己的身邊人。
除了出席活動的文學嘉賓之外,《新民晚報》高級編輯林偉平、著名劇作家張獻和臺灣女作家章緣也以普通讀者的身份參加到本次講座中,他們也為現場讀者分享了殷慧芬的文學創作之路,以及閱讀殷慧芬小說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