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5月25日14:09 來源:新民晚報 作者:徐翌晟 點擊: 次
“趙昌平先生去世已經三年了,我們大家都很懷念他。今天他的論著結集出版,這么多的朋友來參加這個會,足見他的人格魅力和影響力。”5月18日,在上海社會科學院舉行的“紀念趙昌平逝世三周年追思會暨《趙昌平文存》出版座談會”上,上海古籍出版社社長高克勤說。會上趙昌平生前的20多位學界、出版界好友及親屬追憶了他曾經的過往。活動由中國唐代文學學會、上海市出版協會、中華書局和上海古籍出版社聯合主辦。
趙昌平1945年生于上海,曾任上海古籍出版社總編輯、中國唐代文學學會副會長、上海市編輯學會副會長,上海市作家協會理事,華東師大、上海師大、廣西師大三校兼職教授。
趙昌平擔任上海古籍出版社總編輯時,正遇上古籍出版業的行業低迷。但是短短數年,他完成了上海古籍出版社選題結構的轉型及四個均衡,從而使古籍出版在走向市場的大潮中,防止了非專業化的趨向。
趙昌平也是學者型編輯的杰出代表。作為唐詩與中國詩學的知名專家,他文史哲兼長,在唐詩學、中國詩學、唐代文學研究上達到的深度和廣度為學界所公認,著有《唐詩三百首全解》《孟子:匡世的真言》《趙昌平自選集》等專著及論著400余萬字。
《趙昌平文存》分上下兩卷,由趙昌平近百篇文章組成。作者從事編輯出版工作三十多年,他對書業的深刻觀察和深入思考,值得同行借鑒;同時,作者在中國古代文學尤其是唐代文學領域取得了豐碩的成績。《趙昌平文存》分十個專題,包括中古詩學、唐詩史論、李白研究、詩人考論、治學門徑、書序書評、神話研究、出版專題、雜談及其他、懷人憶舊。其中“出版專題”是對古籍整理和出版業相關問題的思考和探索,“懷人憶舊”是深情懷念師友、回憶母校等的散文,其他七個專題則展示了他在研究中國古代文學和詩學等方面的文章和卓識。
“這是我第一次進入到父親工作的專業領域。”趙昌平之子趙曄炯表示,《趙昌平文存》是對父親整個學術生涯里研究和創作的一次系統性梳理,它的出版為后繼者指引前行的方向。對于家屬和摯友來說,該書的出版帶來更多的是心靈慰藉,和對于逝去親人的緬懷與紀念。
作為一名學者,趙昌平發表論著甚巨,他的藏書與遺稿至今沒有完全整理完畢,“趙昌平的詩作生前曾多在友朋間流傳,也不知今后有無機會結集。凡此皆希望熟悉的朋友提供線索,補充遺逸,期待今后有增補的機會。”復旦大學教授、中國唐代文學學會會長陳尚君不無傷感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