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24日16:10 來源:上海觀察 作者:施晨露 點擊: 次
“燈火再次浮動/博文女校的淵源/行過106年/借光探流年/歷史長河不可割舍的一段/討論與思索的根源/中國共產黨的代表在那里/開啟了無邊的輝煌……”12月14日下午,“紅色記憶 回響市三”2020上海文學影視創投峰會“走進校園”改編作品朗誦會在上海市第三女子初級中學進行,以上海作家協會重大創作項目“紅色足跡”為基點,市三女初的中學生們創作出了自己感悟到的紅色篇章。
此次活動緣起今年6月上海文學創作中心與市三女初簽署的一項戰略合作協議,“走進校園”文學作品音、視頻征集評選系列活動由此推進。在半年多的創作時間里,市三女初各年級文學愛好者組成的創作團隊尋訪紅色遺址,深入上海這座城市的歷史肌理,感受紅色文化脈絡,并以作家朱大建、朱蕊、寒烈、于析創作的紅色故事為藍本進行改編,重新創作了30首詩歌和3則廣播劇。
“這個校園里/女孩皆是半邊天/她們敢于掙脫封建禮教的束縛/追求獨立/追求自由/追求真理/就連男人們也為之驚嘆/眾才紛紛于此/或執教/或演講/屬于女性的公平慢慢回來了/唯希望新成立的平民女校/做一個風雨晦暝的晨雞……”
“雖然,女校在歷史的潮流中消散,但是它改變了數以萬計的平民女性,她們的‘星星之火’匯聚在一起,足以燎原。她們,不僅改變了自身,也同時改變了這個世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灰墻依舊聳立,歷史須被銘記。”
一個小時的朗誦會,年輕學子們創作的10首優秀詩歌和3則廣播劇選段一一呈現。未來,這些重新創作的詩歌、廣播劇還將陸續投入音頻孵化階段,所有作品經過朗誦錄音和上傳相關平臺,完成音頻轉換的步驟,發揮更大的影響力。
同學們的創作中有一句話令我印象深刻,叫‘一座城市永不磨滅的文化榮光’。的確,他們稚嫩而充滿真情、不矯飾的創作和演繹,讓我們感受到了這座城市永不磨滅的文化榮光。”聆聽整場朗誦會后,上海作協黨組書記王偉坦言“感動”,“同學們對紅色文化題材進行了獨具匠心的轉化,讓我們共同經歷了一次紅色文化的洗禮,共同感受上海并不遙遠的過去。”
據悉,“走進校園”文學作品改編活動明年還將持續推進,力求形成系列,做成品牌,獻禮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