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mp id="wka2m"><center id="wka2m"></center></samp>
  • 
    
    <ul id="wka2m"><center id="wka2m"></center></ul>
  • <dfn id="wka2m"><center id="wka2m"></center></dfn>
    關閉按鈕
    關閉按鈕

    您當前的位置:主頁 > 文學信息

    毛時安憶沈善增:他是一塊燒盡的煤

    2019年04月09日13:43 來源:文匯報 作者:毛時安 點擊:

    上海作家沈善增逝世一年有余,4月8日下午,沈善增追思會在上海作家協會舉行。作家毛時安因故無法出席,寫下此文,懷念老友。

    老朋友沈善增去世后,我心里很糾結。總想寫幾句緬懷的話,但這幾年不斷有故友謝世,也不時有懷念的約稿,寫多了,心情未免寂寞沮喪。原定8日出席善增的追思會,但人在外地。只有戰勝自己的糾結,寫。看來,寫與不寫,也是宿命。

    那天清晨我正在日本東京上智大學看櫻花。那是一個僻靜的去處。櫻花開得和賞櫻的名勝之地上野、目黑川、千鳥淵差不多。也是密密麻麻壓滿了枝頭。就是人少。也是那么巧,一陣不大的風吹來,像洗過一樣藍得明凈晴朗的天空下,有櫻花,細細的,雪花般紛紛揚揚地飄落下來。我真有點感慨,來時還在那么盡情地綻放,沒幾天,碾落成泥了。幾乎同時接到上海年輕朋友發來的微信,告知了善增去世的噩耗。不覺一陣悲涼攏上了心頭。

    算來我們相識已經要四十年了。我不知道,四十年對于人的生命來說意味著什么?漫長還是短促?

    我喜歡收藏舊物。在很多人眼里一文不值的東西,常常在我手邊一放就是幾十年。都是陳芝麻爛谷子。我的影集里珍藏著一張彩色老照片,雖不見光,色彩也已褪得有點棕色了。據作協老領導張軍回憶是1980年上海作協領導、《上海文學》編輯部和出席小說創作座談會青年作家的合影。但我在照片后尚依稀可辯的是“一九八三年”。那時別說拍彩色照片,就連拍黑白照片,都是一件極為隆重的事。照片的第一排中間坐著作協黨組書記鐘望陽和《紅日》作者吳強。《上海文學》的老編輯李子云、張軍、彭新琪,最右邊角上坐著程乃珊、王小鷹。后面兩排站著中青年作家朱敏慎、邊振遐、趙長天、宗福先、陳村、彭瑞高、王唯銘、曹冠龍、孫颙、薛海翔,評論家有許子東、程德培、蔡翔和我。沈善增站在第二排最右邊。幾乎清一色的中山裝。后面的作協小樓那時還沒有披上現在碧綠茂密的爬山虎,干凈利落地站在大家身后。那時,文學是一面旗幟,在時代的前沿迎風招展。是思想解放的號角,是席卷大地的滾滾洪流。我和善增一起搭上“文學號”的巨輪,起錨遠航。我們誰也不知道,航程中的風急浪高,不知道遠方的港口有多大,我們只知道,出發,啟航!這是一支喊著“青春萬歲”前進的文學青年近衛軍。由此也正式開啟了我們將近四十年代友誼和交往。

    第二張也是彩照。在作協大廳門口。陽光真好。據報告文學家羅達成回憶是1985年7月首屆上海文學作品獎評委和獲獎作者的合影。為了文學事業的未來,獲獎的都是當時剛文壇露面的青年作者。第一排女作家們已經有點花枝招展了。第二排的九位評委都是德高望重的老作家,其中有五四時代的小說家許杰先生、左聯時代的劇作家于伶、九葉派詩人辛笛、翻譯家包文棣。如今都已謝世了。左邊的王安憶一襲黑色的連衣裙,沈善增站在她后邊。那兩次,我都躬逢其盛。后來作協組織獲獎作者去千島湖。坐的是春秋旅游社的車。一車年輕人。一路的歡聲笑語。

    7月的千島湖,烈日炎炎。大家滿頭大汗,口渴得厲害。沈善增人胖,自然熱得最厲害。后來他在一個小島的樹蔭里發現了一口井。大家站在井前,喝水、擦汗。沈善增穿著汗背心,雙手叉腰,樂呵呵地看著大家的狼狽相。在那里我們有黑白膠片留下了這個難忘的瞬間。我們這代人是在文學前輩的呵護、引導下成長起來的。前輩們像魯迅先生那樣,托起十年禁錮的沉重的文化閘門,讓我們奔向未來。后來每有風雨,他們都會站出來說話,保護中青年作家。在路上,沈善增萌發了辦青年作家學習班的想法。不久,就辦起了青創會。

    沈善增是我在這個世界上見過的最為熱心的人。就像一塊煤,燃燒自己,給別人帶來光和熱。他一個個親自登門請老師。我也去講過課。他對青創會的學員比對自己的孩子還要費心。其實有的學員比他小不了幾歲。他像小學老師批改作業那樣,在學員交來的每一篇作品上都留下了他密密麻麻的修改字跡。那時刊物非常少,發表作品非常難。沈善增為了學員作品的發表費盡苦心,到處托人、找關系。我還記得1986年底,天寒地凍,他拿著厚厚的一摞稿子上我家。激動地得一篇篇翻過去,有王唯銘鄭樹宗的《夏日最后的喧囂》曹志詮的《太陽三部曲》程小瑩的《合同工》和殷惠芬的《衣飄飄兮袂舉》。然后非常嚴肅鄭重地對我說,毛時安,儂看一看。我已經和《紅巖》雜志講好了,伊拉要用格。儂寫篇評論。要寫得好一點。一副不容置疑的神情。然后他就像督軍用槍頂著我催稿,直到我1987年1月16日寫完那篇《城市.人.文學》才放手。辦班中他自己發現阮海彪寫他在血友病中奮斗生活的習作后,立刻放下自己手頭正在寫長篇小說《正常人》,和海彪一起討論,逐字逐句地幫海彪修改,推薦作家出版社,列入當時最高規格的叢書出版。我們都參加了這部長篇的的研討會。

    那時我住在鞍山新村,沈善增住在天寶西路。都年輕著。走走大約也要半個來小時。他時常到我這兒來。我們無話不談。我在作協工作,他會給我許多提醒、建議。炎熱的夏夜,天氣悶熱,滿天星斗,明月高高地掛在頭上,我們就拿著兩個小板凳坐在樓下,穿著白色的汗衫背心,“啪嗒啪嗒”地打著芭蕉扇,聊天,談文學。他對小說有許多自己獨特的想法。寫出來的《正常人》就完全不同于傳統套路。他的短篇小說《黃皮果》把慘痛的人生和自己的阿爺,寫得雋永、幽默而冷峻。我在《文匯報》為他寫了評論,稱他開啟了“新筆記體”小說的體裁。后來被其他評論家廣泛認可。后來我們都搬了家,離得很遠很遠,年紀也一點一點大了,走動少了,就一直通電話。

    后來沈善增去練了氣功。開始是市工人文化宮老領導呂寧,據說會開天眼。他和呂寧合作,一個看病灶,一個發功醫病灶。凡是朋友有病,他都會法功。他熱衷于治病救人。熱心到無法阻擋。有時會他無法脫身,就在電話里發功。實在自己身體也不好的時候,他還是會想到別人,就遠距離發功。后來去研究中國傳統文化,有一部部鴻篇巨制的文字。再后來,他提倡“崇德說”,成了網絡大V。他不斷地給我發郵件,都是國學、國事,都是頭等大事。直到自己幾乎視力失明,他還用毛豆樣大的字在堅持、傳播自己的思考。每想到此,我心里都有說不出的悲哀。我們都是平民出生,都希望國家太平人民安康。心是相通的。但仍不知道他何以熱心至此!不惜如此燃燒自己!甚至為此,疏遠了一些朋友。長天在世時和我說起沈善增,也常常不免嘆息。

    得知他生病,我去年3月11日去第十人民醫院去看他。他妻子小秦在。阮海彪也在。多年不見,我已經有點認不出海彪了。善增躺在病床上,臉色晦暗,大口地喘著氣,說話的力氣也沒有。看見我,他要欠起身子打招呼,我趕緊止住了他。小秦告訴我,他不肯吃藥、看醫生、住院。我對他說,氣功練身體,看病找醫生,關鍵聽老婆。他點了點頭。看著幾十年的老朋友病成這樣,我心里很難過。出了醫院,我馬上給甘露打電話,報告了他的病情。后來,甘露和馬文運專程去探望他。小秦在電話里激動地告訴了我。

    沈善增出院后,我一直打電話問候,都說還蠻好的。誰知這么快就……一塊煤就這樣燒盡了。我想起年輕時都夸父逐日。死后身軀化作桃林。善增身后開出了上海文壇云錦般的鮮花。

    去年3月31日,大殮在龍華,我心急火燎,出了地鐵,走很長一段路,卻走到了西寶興路……

    心事浩茫連廣宇,于無聲處聽驚雷。驚心動魄的人生和時代,都在無聲之處一一打開了畫面。

    沈善增人胖。我和趙長天等一干朋友當面背后都叫他“大塊頭”。而且他塊頭越來越大。現在讓我遠遠地最后再叫你一聲,大塊頭!

    2019年4月7日清晨于鄭州

    上海作家協會版權所有 滬ICP備14002215號-3 滬公網安備 31010602003678號
    電子郵件:shanghaizuojia@126.com 聯系電話:086-021-54039771
    2748
    主站蜘蛛池模板: 69av在线播放| 下面一进一出好爽视频| 香蕉视频在线观看www| 小浪蹄子嗯嗯水挺多啊| 亚洲人成网站免费播放| 色欲麻豆国产福利精品| 国产超碰人人模人人爽人人喊| 久久久亚洲欧洲日产国码aⅴ| 激情五月激情综合网| 国产午夜亚洲精品不卡免下载| aaaa级毛片| 日本精品一区二区三本中文| 亚洲精品在线网站| 精品久久久久香蕉网| 国产欧美另类久久精品蜜芽 | 久久综合精品不卡一区二区| 真实国产乱子伦精品免费| 国产在线无码精品无码| 99视频精品全部在线观看| 日本午夜免费福利视频| 九色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乱妇在线观看| 亚洲日本在线播放| 精品国产品香蕉在线观看75| 国产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老狼| 84pao强力永久免费高清| 国自产精品手机在线观看视频| 中文字幕最新在线| 校园亚洲春色另类小说合集| 亚洲视频精品在线观看|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国产在线一区二区杨幂| 国产成人三级视频在线观看播放| 在线观看免费毛片|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下载| 最新国产三级在线不卡视频| 亚洲中文无码mv| 特黄黄三级视频在线观看| 四虎影视永久免费观看网址|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国自产网站| 女人国产香蕉久久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