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24日13:36 來源:未知 作者:研究室 點擊: 次
10月21日上午,由上海市作家協會、上海圖書館主辦,上海市文化廣播影視管理局指導的第三屆“國際詩歌節——詩和我的時代”朗誦會在上海圖書館報告廳隆重舉行,700多人的報告廳座無虛席。出席當天活動的領導和嘉賓有:上海市作家協會黨組書記、副主席、第三屆上海國際詩歌節組委會主任王偉、上海圖書館館長陳超、上海市作家協會副主席、第三屆上海國際詩歌節組委會主席趙麗宏、中華詩詞學會顧問褚水敖、上海市作家協會研究室主任楊斌華以及第三屆詩歌節的全體中外詩人嘉賓,和部分上海詩人代表。
本次活動同時也是2018“海上心聲?秋”詩歌朗誦會暨紀念上圖講座40周年朗誦會特別活動。首先由上海圖書館館長陳超先生致歡迎辭。陳館長對中外詩人嘉賓的到來表示誠摯的歡迎,并祝愿第三屆上海國際詩歌節取得圓滿成功。
本次朗誦會邀請了丹麥詩人亨里克?諾德布蘭德、法國詩人菲利普?湯司林與讓-皮埃爾?西蒙安以及中國詩人翟永明、歐陽江河、楊克、陳先發等24位中外詩人,朗誦了十七首精美詩歌,包括《落日》、《一旦錯過、便是永遠》、《捉迷藏》、《光影與濤聲追逐》、《詩四首?之一》、《菊花燈籠飄過來》、《一切在變,一切又未變》、《鏡像》、《淚羅屈子祠》、《空蕩的大廳過后》、《夏時刻》、《流放》、《前世》、《楓糖液入門》、《新疆》、《墓地》、《星空》等。詩作磅礴大氣、婉轉流場。時而溫情傾訴,時而奔放熱情,他們的朗誦激情與溫情并存,引起臺下觀眾陣陣掌聲。朗誦會由上海市朗誦協會會長陸澄主持。
首先登場的是第三屆金玉蘭國際詩歌獎得主,來自丹麥的詩人亨里克?諾德布蘭德,他選取了《落日》作為此次朗誦會的開篇詩歌。詩人亨里克?諾德布蘭德先后獲得過多種文學獎,包括丹麥文學院頒發的文學大獎(1980)、丹麥藝術基金會頒發的終身成就獎(1980)、評論家獎(1984)等,被授予丹麥國家終身榮譽教授稱號。他的詩歌廣泛涉及了人類生活細節,頗為獨特,以意象的力度、醒目的風格、雄辯的聲音和描繪獨特的心境吸引廣大讀者。上海市作家協會黨組書記王偉先生親自用中文朗誦了這首詩《落日》。匈牙利詩人、作家伊什特萬?凱梅尼獻上了他的《捉謎藏》。在他的筆下,《捉謎藏》捉迷藏不再專屬于孩童的游戲,也屬于成人之間,這首詩更被上海詩人張燁女士俏皮演繹,讓成年人也感受到童趣般的美好時光。
北京師范大學終身特聘教授、詩人歐陽江河先生被視為80年代以來中國最具代表性詩人之一,他在今年四月前往了汨羅——屈原的故鄉,有感而寫了一首詩《汨羅屈子祠》,他聲情并茂,熱情澎湃的朗誦仿佛帶領讀者一同領略了汨羅的風光。法籍華裔詩人張如凌女士為讀者帶來了作品《孤獨是繞不過的選擇》,張如凌生在中國,中華文化為她的詩歌創作夯下厚實的底蘊,同時她長期在歐洲游歷,西方文化開拓了她的視野,兩種文化在她的詩中有美妙的碰撞,也有水乳交匯般的融合。
任廣東省作家協會副主席,國家一級作家,中國“第三代實力派詩人”,“民間寫作”代表性詩人之一的楊克先生給我們帶來了他早些年的作品《夏時制》,他說他是在班車上的時候對當時在中國實行的夏時制感到奇怪,從而寫了這么一首詩歌,詩歌內容詼諧而又富有想象力,使得在場的聽眾都不禁連連發出笑聲。
此外讓-皮埃爾?西蒙安、翟永明、杰曼?卓根布魯特、海蒙?羅薩、菲利普?湯司林、陳先發、藏棣、格拉謝拉?阿勞斯以及陳東東、繆克構也給我們帶來了他們的優秀作品。本次朗誦會還特邀了張燁、徐芳、楊繡麗、孫思、冬青、余志成等部分上海詩人,用中文朗誦了外國詩人的詩歌。
好的詩歌具有永恒的魅力。從他們的詩作里,我們感受到星子落入凡間的奇妙,感受到人世的繁華燦爛,我們驚嘆詩人們文字的美妙,也驚嘆詩心的曲折精微和浩瀚。讓我們在遼闊的世界里感受生命隱藏的秘密,感受風云變幻的時代氣息。十月金秋,是詩歌的盛會,是詩人的盛會,世界優秀的詩人們在此相逢。美妙的詩行在秋天的波濤上劃開動人的音符。第三屆“上海國際詩歌節——詩和我的時代”上海圖書館專場朗誦會,取得圓滿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