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8月22日15:14 來源:新民晚報上海市兒童文學研究推廣學會 作者:新民晚報上海市兒 點擊: 次
記錄古代志怪的奇書《山海經》包羅萬象,許多家喻戶曉的神話故事和民俗傳統都源自其中。為了引導少兒讀者接觸優秀傳統文化,讓傳統文化煥發出新的生機,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推出了《新說山海經》系列叢書。8月17日下午,《新說山海經》第四卷創世卷在上海展覽中心首發,一個個美麗而又動人心弦的奇幻神話故事給人熟悉又陌生的感覺,引人入勝。本次活動由上海市群眾藝術館、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上海市兒童文學研究推廣學會、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共同主辦,上海市文達學校、《上海故事》雜志社協辦。
《山海經》里有新意
盡管《山海經》中的神話故事并不完整,但提供了神話境界中神、仙、妖、獸以及奇異的人、事、物的神話小說的題材。主編張錦江在深入研究之后,深感這三萬一千字的古籍內容豐富、想象奇特、細節精彩,于是有了一個宏大的中國神話工程計劃。意在植根傳統文化、著眼時代創新,《新說山海經》系列叢書共有十二卷,目前已由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了奇獸卷、英雄卷、趣禽卷、創世卷四卷,其余古國卷、山神卷、妖怪卷、女神卷、神山卷、異水卷、草木卷、古俗卷八卷仍在創作編撰當中。待十二卷完成后,這套叢書將成為一個完整的中國神話小說體系。
既然名為《新說山海經》,自然有當代創作團隊的新嘗試在內。張錦江介紹,主創團隊用寫小說的手法,將《山海經》里沒說完的故事補全,并且去其糟粕,賦予其新的內涵,讓傳統文化變得更有生命力,在孩子們心中播撒下真善美的種子。這本創世卷重新演繹了伏羲女媧、火神祝融、田神后稷、月母常羲等十位華夏創世神的傳說。例如,《精衛填海》原著中,精衛因為溺水而亡,故死后化作神鳥填海,而新編的故事中,精衛是為解救漁民而與妖爭斗而死,創作者賦予了她更多正義的力量。女媧造人的故事里,女媧則是因為對伏羲的思念,才用泥土捏出了一個個容貌相似的“小伏羲”,創作者為女媧賦予了愛的靈魂。主創團隊表示:“要讓小朋友不止知道有白雪公主、美人魚,更要了解我們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文化淵源。”
多種形式進校園
活動現場,主辦方正式啟動了“神話故事進校園”活動,借助故事講演、皮影戲等豐富多彩的講說藝術形式,讓廣大青少年在一系列精彩創世神話故事的閱讀及演繹過程中加深對中華神話的了解,增強對中華文化的認同,傳承并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神話故事進校園”活動將在9月全面開展,活動將先在上海文達學校開展試點,由《上海故事》組織故事創作、講演的輔導老師,對老師和學生進行培訓后組成神話故事校園宣講隊。上海市兒童文學研究推廣學會則成立文本創作組,在原作《新說山海經(創世卷)》、《上海故事·創世神話專輯》、《開天辟地——中華創世神話連環畫繪本》的基礎上,將經典創世神話改編成適合中小學生演講和聽讀的故事文本,由學生進行講演。上海市文達學校還將在上海市兒童文學研究推廣學會的協助下,開發中華創世神話故事的校本課程、專題課件和專用教材。
第一階段活動形成的有聲讀物將在上海市群眾藝術館和上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進行傳播推廣。活動后期,主辦方還將在廣大中小學啟動“上海好故事——神話故事(有聲)”征集活動,將神話故事進校園活動向縱深方向推廣。明年,活動則將以上海文達學校為樣本,在上海市兒童文學研究推廣學會其他18家中小理事學校推廣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