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6月07日10:01 來源:未知 作者:研究室 點擊: 次
路內的新作《十七歲的輕騎兵》,近日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其中收入了他從2008年到2017年之間斷斷續續寫就的十三篇小說。路內的創作多是中、長篇,從恣肆汪洋的“追隨三部曲”開場,到2016年的中篇小說《慈悲》,中間還有《花街往事》和《云中人》,《十七歲的輕騎兵》是他的首部短篇小說集。
“是的,我仍然在寫著那個倒霉的化工技校,那群沒有名字只有綽號的小青年,以及‘風一樣的謎之女孩’。”在日前舉辦的新書分享會上,路內說,印在書腰封上的這句話,不是回答讀者的詰問,而是回應他自已。成為作家前路內做過白領、在廣告公司干過活兒,但技校讀書的經歷卻一直是他小說靈感的重要來源。盡管這更像是青春作家該有的書寫,路內卻處之泰然,“我有什么辦法呢?過不了這一關。”
“我讀技校專業是化工機械維修,老師都不知道該教什么好,天天教語文、數學,教到二年級的時候說實在沒有什么東西可教,教你們擰螺絲吧,化工機械第一步就是把螺絲擰下來。全班40個男生,沒有女生。”而這正是新作首篇《四十烏鴉鏖戰記》的源起。
在這部像是“追隨三部曲”前傳的作品中,路內用群像的形式來講述十七歲這樣一個人生的關鍵時刻,路小路,大飛,花褲子他們,騎著飛速的單車逆光而來,在他們身后是悶悶、丹丹這些讓他們夢繞的女孩。在十七歲的曠野,他們熱鬧擁擠又孤單落寞,閱讀他們這一刻青春的故事,也閱讀著一段處于巨變中的90年代的過往。
路內是蘇州人,但他的作品在作家好友綠妖眼中展現的卻是很粗礪的世界,和傳統觀念中江南的小橋流水、精致的園林世界的蘇州相去甚遠。綠妖同樣有技校學習的經歷,她很喜歡小說的最后一篇《終局》,“社會即將騰飛,主人公路小路開始感到在新世紀里沒有他的容身之處,通向新世界的門很窄,他想進去,就是那種感覺。”路內回憶這是那個時代很多年輕人共同的經歷,早年間技校生畢業就能分配工作,但是從1997年中國教育改革開始,很多年輕人“走著走著路就沒了”。
對比當下,盡管年輕人同樣面臨各種各樣的壓力,但路內仍認為社會環境對年輕人而言還是要好一點,“以前的環境,在小說里寫出來有點浪漫,但事實上還是挺糟糕的。現在年輕人不至于沒有路走,這個路是找得到的。”路內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