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6月06日11:14 來源:上海作家 作者:上海作家 點擊: 1162 次
“六一”兒童節當天,第五屆 “上海好童書”在普陀區圖書館揭曉。95歲作家孫毅的《上海小囡的故事三部曲》摘得特別獎,另有30種圖書獲 “上海好童書”獎項。
第五屆“上海好童書”評選共收到全國33家出版社自薦童書223種,初評入圍50種,終評出31種“上海好童書”。評選分四大類別,其中 “少兒文學類”有張錦江等著《新說山海經·英雄卷》、湯素蘭著《阿蓮》、楊志軍著《最后的獒王》、袁博著《內伶仃島上的獼猴》等11種,茅盾文學獎得主、《白鹿原》作者陳忠實的遺作《原上少年》也在其列; “思想教育與傳統文化類”有周奕韻著《上海的紅色記憶》、陸襄主編《中華傳統節日詩詞故事》、羅巨浪著《打開圖畫書》等五種;“自然科學類”有霞子著《大杜鵑育兒記》,沈梅華、張律著《追蹤非洲五覇》,顧潔燕、徐蕾主編《植物不簡單》等五種;“兒童繪本類”有劉保法著《100層樓窗口的月亮》、劉旭恭著《車票去哪里了》、張弘著《快樂的小蠟筆》等九種。
會上,著名作家、上海市兒童文學研究推廣學會會長張錦江作了主題報告《把“上海好童書”送到過節的孩子手里》。他認為,評選“上海好童書”要有大的視野、大的胸懷、大的格局,要評選出經得起孩子耐讀的好童書,具有思想教育價值、文學藝術價值、科學知識價值的好童書,這樣的童書才是“上海好童書”。他還介紹了“上海好童書”的閱讀推廣中的做法,提出了“上海好童書”閱讀推廣信息化、網絡化的設想以及深入郊區鄉鎮的設立“上海好童書”流動書架的活動安排。
這一評選活動由上海市文明辦、上海市文聯、上海市新聞出版局主辦,上海市兒童文學研究推廣學會承辦。目前,該活動在滬成立了14個閱讀推廣實驗基地、100個閱讀小組,舉辦了50場講座,助力“上海好童書”走進學校、社區、鄉鎮,并創辦了“上海好童書”社區圖書館、鄉鎮流動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