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3月22日13:27 來源:澎湃新聞 作者: 徐蕭 點擊: 次
3月18日,首屆世界華語懸疑文學大賽頒獎典禮在上海虹橋藝術中心舉行。香港電影人、導演文雋,作家蔡駿、傅星、那多、李西閩、韓景龍、哥舒意,世界華語懸疑協會秘書長張欣、大賽獲獎作者以及相關業(yè)界人士共同出席了典禮。
優(yōu)秀懸疑故事匱乏制約市場發(fā)展
最近幾年來,國內懸疑文化市場呈現強勁勢頭。《盜墓筆記》《鬼吹燈》等懸疑小說紛紛改編成電影,虜獲不俗的票房成績。2017年,蔡駿參與編劇電影《京城81號Ⅱ》獲得超過2億的票房;下半年,懸疑影視劇的需求再度被刺激,《白夜追兇》《無證之罪》等優(yōu)秀網劇呈現出刷屏之勢。
然而盡管影視市場對懸疑題材的需求極大,但是原創(chuàng)懸疑IP、優(yōu)秀懸疑故事的相對匱乏,顯然無法為懸疑文化市場的發(fā)展提供強勁的動力。
“懸疑作為類型文學的代表,在國內依然尚處于萌芽和發(fā)展階段,我們國內讀者率先接觸的往往是歐美系偵探犯罪作品、日系恐怖推理作品和早期國內的懸疑驚悚作品,國內年輕作者在嘗試創(chuàng)作泛懸疑作品過程中也會不由自主地受到閱讀和理解上的影響與局限。”文雋說道。
因此,旨在挖掘更多優(yōu)秀的原創(chuàng)IP、故事與作者的首屆世界華語懸疑文學大賽應運而生,并于2016年8月17日正式開賽。大賽評審團囊括了泛懸疑類型文學名家、網絡文學精英編輯和影視界眾多的編劇和導演,設有超長篇、長篇、中短篇、劇本等四項大獎,面向所有懸疑作者和文學愛好者征集稿件。該活動由世界華語懸疑協會組織,上海浩林文化傳播股份有限公司、閱文集團聯合主辦,《萌芽》雜志、ONE·一個 APP、喜天影業(yè)、長江文藝出版社協辦。
大賽歷時一年半,共征集到稿件7561份。據主辦方統計,本屆大賽投稿作者平均年齡28歲,年齡最小的作者僅有15歲,更有多達20多部作品是來自于零零后的作者,年齡最大的投稿作者為63歲。
“通過這一組數據聯想,這讓我們無限期待未來國內懸疑類型文學作品驚人的創(chuàng)造力和上限質量。因為我們擁有足夠時間跨度的原創(chuàng)作者積累和具備優(yōu)秀作品創(chuàng)作誕生的成熟條件。”文雋評價道,他也應邀擔任了本屆賽事的評委會主席。
并且,文雋在投稿作品中發(fā)現了多部思路創(chuàng)新、節(jié)奏緊湊、故事新穎、結構合理的原創(chuàng)作品,而且這些作品的作者很多都是80后和90后。對于這些年輕的作者,文雋充滿信心:“未來通過不斷地學習嘗試和持續(xù)創(chuàng)作,通過作品發(fā)表出版后的市場回響和讀者互動,他們將會很快成長起來,成為未來泛懸疑文學創(chuàng)作的中堅力量。”
成熟中生代作家缺席,多個獎項金獎空缺
盡管年輕作家的作品讓文雋看到了未來,但令他遺憾的是,“本屆賽事投稿的作者中成熟的中生代作家較少。大賽作品中奇思妙想的故事很多,反映現實社會的故事較少;結構合理的作品很多,打破常規(guī)的作品較少。因此,經過我們各單元評審的審慎評定,本屆賽事部分單元的金獎作品遺憾空缺。”
獲得中短篇金獎的作品《沉淪》是大賽唯一一項金獎作品,作者溫如卻是第一次進行小說創(chuàng)作,“平時經常看,腦子里有很多鬼點子,但是從來沒有成文過。希望以此為激勵,以后有更好的創(chuàng)作。”
作家蔡駿認為,某種程度上來說,中短篇比長篇更難寫,“它必須在有限的空間和體量內,必須有精細的結構,更加凝練的敘事,如同電影之于電視劇一樣。金獎沒有空缺,實至名歸。”
獲得劇本銀獎的作者九祐·姬吹雪在臺灣參加過很多比賽,十個比賽有九個入圍,但是很少得獎。這次在上海拿獎,讓她激動萬分:“我花了六年時間累積實力,然后拿到了這個獎。謝謝你們給我一個在臺灣這么多年都沒有得到的讓我驚訝又驚喜的肯定!”
上海電影家協會副主席汪天云對九祐·姬吹雪的作品十分欣賞,同時他也對當下中國懸疑文學影視發(fā)展十分看好,“我們雖然是業(yè)余的,但是也能看到,除了歐美日韓,華語的懸疑電影正在崛起。今天是一個很簡單的頒獎大會,但是應該是引起社會各界關注,而且有那么多好的作品,我覺得我們會迎來一個中國懸疑影視、文學作品的春天。”
不過,文雋也提醒道,國內的文化影視市場需要懸疑作品,“更為迫切的是強烈需要和渴望能夠折射社會現實的優(yōu)秀作品,能夠引發(fā)受眾討論的代表作品,能夠滿足多元化開發(fā)、轉化和衍生的核心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