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mp id="wka2m"><center id="wka2m"></center></samp>
  • 
    
    <ul id="wka2m"><center id="wka2m"></center></ul>
  • <dfn id="wka2m"><center id="wka2m"></center></dfn>
    關閉按鈕
    關閉按鈕

    您當前的位置:主頁 > 文學信息

    普通讀者和小說的藝術

    2019年04月24日17:33 來源:思南讀書會 作者:思南讀書會 點擊:

    從左至右為王幸、李偉長、張定浩、雷小雪

    11月11日下午,張定浩攜新書《職業的和業余的小說家》作客思南讀書會,與評論家李偉長、側耳團隊成員王幸與雷小雪三位嘉賓一起,共同探討文學閱讀、文學批評與文學創作的關系。

     寫詩的評論家

    詩人通常被認為是感性的,評論家是理性的。但是,身兼詩人與評論家的雙重身份,張定浩表示詩歌創作與批評寫作是內在相通的。他認為,寫詩“也需要情感的邏輯,是一個理性參與的過程”;而批評是“誠實地描述一種激情,而不是解釋它”,二者都是用語言建立一個平臺,嘗試交流,“從我走向你,從你走向我”,用最簡單的方式建立一個文化共同體。“我覺得寫作時始終有一種隱含的普通讀者的對象,而在寫詩的時候可能會想著更加親密的對象,我跟一個更加親密的人達到一種交流,但始終是一個對話的過程。”張定浩說。

    張定浩

     對于張定浩所說的“共通的東西”,雷小雪也提出:“詩人也好,做評論也好,共通的是,他其實應該是哲人,不管是什么文體,應該有哲人的思想。”雷小雪表示詩歌可以漂亮地掩藏自己的看法,但是文學評論卻需要直言不諱、犀利深刻,作為詩人兼評論家,張定浩如何處理兩種不同的身份?

     對此,張定浩談到,“寫評論像一個工作,你是有途徑的,你知道要讀哪些書,每次給自己挖一個很大的坑,但它畢竟是一個勞作性的東西。但是寫詩是一個很虛無的事情,所以我寫得很少,也不是說懶惰,我是等待詩歌降臨的狀態,而且它跟評論不一樣,評論我是自己可以控制的,詩歌有時候是你控制不了的東西。”

    詩人、評論家、飲者,這是評論家李偉長眼中的張定浩。“這是一個連喝酒都很認真的人,可想而知,寫評論的時候會怎樣認真。”作為一個真誠的“有批評精神的評論家”,“張定浩寫文章,其實消耗很大,他在寫評論的時候,會從一個文學觀念、一種想法進去,而那一段實際上在以后的寫作中是很難重復的。”比如,他談論蘇童時,會提到長篇小說的計劃性;談到馬原,會討論一個作家如何反復沖擊某一個母題;評論余華,會提到社會新聞如何進入小說;分析閻連科時,著重闡述“善”與“惡”的觀念。

     

    李偉長

    李偉長說,張定浩是在通過評論寫作,與寫作者、與文本、與現實本身進行對話,他能夠感知到“文學問題”,也能夠說清楚這些“問題”,比如什么是愛,何謂憐憫,小說家的任務是什么。同時,作為一個詩人,張定浩的詩歌也受益于對傳統古典詩歌如古詩十九首的研讀,他對詞語的敏感度使得他的用詞極其講究。“一個詩人是最知道詞語的局限在什么地方、語言的邊界在什么哪里的”。

    我喜愛一切不徹底的事物

    雷小雪朗讀了張定浩的詩歌《山中》,她提到初讀是一幅平淡的場景,但是細讀后她感受到了詩人內心的爭斗,那種想抱又不敢抱,想上去又不能上去,想說不能說,想沉默又不甘沉默的糾結。“到時候我們就下山,去危險的湖面行走,再找一個溫暖的地方唱歌。”這樣的語句,詩人到底是如何表達情感最后又是如何處理情感?

     

    雷小雪

    王幸也分享了自己的閱讀感受,她認為張定浩的文字當中透露著愛,如同海明威所說的“最好的寫作就是在愛,好的作家就是把人世間的悲苦轉化成愛才是有意義的”。那么,愛是什么?張定浩表示,所謂藝術最后要達到的東西都會走向愛,當我們閱讀優秀作家的作品時,我們都會“遭遇”愛。他曾寫道,“愛最重要的本質是割舍異己的孤獨存在,消滅過于強大的自我,能夠感覺到差異性和復雜性,同時洞察自己,而不是去解釋他人的生命。”李偉長說,“愛意味著消弭自己,便是當你將自己交付出去,但不求回報的時候,便在愛的最好狀態中。”

     “一生都在半途而廢,一生都懷抱熱望。夾竹桃掉落在青草上,是剛剛醒來的風車;靜止多年的水,輕輕晃動成冰。我喜愛你忽然捂住我喋喋不休的口,教我沉默。”摘自張定浩的詩《我喜愛一切不徹底的事物》。李偉長說,這首詩便是詩人張定浩對愛的完整闡釋。夾竹桃、青草、風車、水、冰的意象排列,詩人在描述這些不徹底的事物,讀者似乎并不知道暗示的對象在哪里。“一生都在半途而廢,一生都懷抱熱望”這兩句具有強大的爆炸力。李偉長解釋道,“詩歌中的我一生干了很多事沒干好,可能因為客觀的原因,或許因為自己的退縮,都是半途而廢。我選擇放棄并不是因為我不知道它的美好,而恰恰因為我知道,但別無選擇才放棄掉,才會有一生都懷抱熱望。所以首句有‘在’,第二句無‘在’。如果有足夠細膩的情感經驗,對愛情充滿想象的人,就特別能夠理解這兩句詩。”

     “好的評論可以清理書架”

    王幸提到,在《職業的和業余的小說家》中,張定浩寫道,文學批評的要義之一就是鍛煉強健我們的內在視覺和更為精準細膩、遠近如一的感受力。由此,張定浩發出呼吁,建議所有喜歡文學的人多看評論。因為如果讀者僅僅是雜亂地泛讀,缺少對于某領域內書籍的評價標準,就會始終停留在平面上,難以使閱讀深入進行。張定浩再次強調了文學評論的作用:“好的評論就是幫你把書架清理一遍,讓你知道那些書是什么位置。”

     

    王幸

    對于讀者來說,文學評論是明辨標準、增強閱讀判斷力的扶手,那么對于寫作者來說,文學評論又呈現何種意義呢?李偉長提出,對于評論者來說,“寫作和閱讀就是一個不斷地發現自己的‘無知’的過程”。他援引諾貝爾獎得主布羅茨基的例子,“為了接近二十世紀最偉大的心靈奧登,布羅茨基改用奧登的語言英文去寫作,因為只有在他的語言當中才能找到所謂的文明脈絡。布羅茨基說,這就是文明的意義。”李偉長表示,這也正是張定浩所說的在寫作中“不斷建立認知譜系的過程”,這是一個不斷消弭自我又不斷重建自我的漫長的過程。

     張定浩看來,文學評論是沒有特定標準的。他借用了一個古希臘神話來比喻:“有一個強盜支了一張床,他把人拖來,如果沒有這張床長就把你拉長,如果比這張床長就把你的腿鋸掉,那張床就是規則。我覺得好的批評家不應該是這樣的‘強盜’,把作家拉來一定要符合自己的標準。”張定浩表示,評論家不一定跟小說家交流,每個作家寫作都有自己的邏輯,不需要糾正他。也正因如此,他在寫文章時才“消耗很大”,既要學習各種表達,又要把握作家努力的方向和預期的標準。

     

    現場讀者

    思南讀書會NO.209

    現場:李偉長

    撰稿:趙  希

    改稿:陳  思

    攝影:隋  文

    編輯:黃詩雨

    上海作家協會版權所有 滬ICP備14002215號-3 滬公網安備 31010602003678號
    電子郵件:shanghaizuojia@126.com 聯系電話:086-021-54039771
    236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免费黄网站大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视频| 成人爽爽激情在线观看| 国产高清精品一区| 一个男的操一个女的|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观看| 亚洲色成人网一二三区| 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浪潮| 国产精品亚洲片在线观看不卡| aaa一级黄色片| 日韩亚洲欧美综合| 亚洲人成影院午夜网站| 波多野42部无码喷潮在线| 免费无码又爽又刺激高潮的视频| 精品91自产拍在线| 国产精品多p对白交换绿帽| 99久久国产宗和精品1上映| 好大好硬好爽免费视频| 丝袜人妻一区二区三区网站| 无遮挡a级毛片免费看| 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 日韩美女一级毛片| 亚洲av之男人的天堂网站| 欧美大片AAAAA免费观看|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天天做天天爱天天干| 一本色道久久88加勒比—综合 | 女律师的堕落高清hd| 一级做a爰片性色毛片刺激| 成年人在线免费播放| 中文成人无字幕乱码精品区| 日本三级电影网址| 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 欧美日韩午夜视频| 亚洲熟女少妇一区二区| 精品国产污污免费网站| 同城免费妇女寂寞| 黄色在线视频网| 国产成人99久久亚洲综合精品| 黑人巨大战冲田杏梨| 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