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mp id="wka2m"><center id="wka2m"></center></samp>
  • 
    
    <ul id="wka2m"><center id="wka2m"></center></ul>
  • <dfn id="wka2m"><center id="wka2m"></center></dfn>
    關閉按鈕
    關閉按鈕

    您當前的位置:主頁 > 文學信息

    身處異國 心系故土 情牽華文

    2017年11月06日13:42 來源:思南讀書會 作者:思南讀書會 點擊:

    身處異國 心系故土 情牽華文

    2017年10月14日下午,第二屆海外華文文學上海論壇讀者見面會在思南公館拉開了序幕,今年的主題是“豐富的作家,豐富的文學”。這一論壇的發起人和總策劃,復旦大學中文系陸士清教授攜十位海外作家、兩位主持人劉俊、梁燕麗與讀者共同分享了海外華文作家多彩的生活經歷,所處的各個重要的歷史階段以及在異國的文化碰撞,所有這些元素為海外文學提供了更為細膩的滋養,極大地豐富了海外文學寶庫。

    作家協會副主席汪瀾女士開場致辭

    總主持人陸士清做開場講話

    上半場:劉俊、梅菁、陳河、陳謙、黃宗之、陶然

    曾在溫州擔任過作協副主席,如今定居加拿大的陳河,在他寫作的最初階段,最向往的事情就是能夠在《收獲》上發表文章。1994年,他去了阿爾及利亞做進口藥品生意,漸漸遠離寫作,直到1998年被一群匪徒綁架。在極有可能被撕票的情況下,在四周一片漆黑的環境中,陳河想,如果自己能夠安全出來,一定要把這段經歷寫出來,可能會在《收獲》上發表。運氣很好的陳河被救出來了,他這才明白寫作在自己心目中的分量。后來,他真的把這段經歷寫出來了,也如愿在《收獲》刊登。陳河動情地說:“上天給我了一塊敲門磚,讓我把文學大門打開了。”

    陳河

    理工出身的陳謙女士在硅谷做了十幾年的工程師。在適應了美國的生活之后,沒有受過任何寫作訓練的陳謙拾起了筆,開始了寫作。她先在網絡上寫,分享在美國做工程師的生活,把自己經歷的文化沖突一一顯現,并得到很好的反饋。令她難忘的是,通過作家薛海翔的牽線,使陳謙有機會見到了當時上海文藝出版社的主編,她那一疊厚厚的書稿被留下了,于是《愛在無愛的硅谷》出版了。對此,陳謙抱著感恩的心態:“我是個完全沒有寫作經驗的人,但是得到了很多人的鼓勵。我從硅谷生活寫起,在物質生活得到滿足之后,要表現我們的內心掙扎。這第一本書如今看來是幼稚的,對此我非常感激,我會繼續寫下去。”

    陳謙

    梅菁在國內的經歷是漂泊的,上海讀小學,西安念大學,在重慶設計院工作,后來到海南電臺做了知心姐姐,直到去了紐約,才安穩下來。她自嘲文學對她而言是一種單相思,她付出了熱情,文學卻對她愛理不理。即便是這樣,梅菁還是寫下了第一篇小說《穿白球鞋的女朋友》。通過復旦寫作班的系統學習,以及自己對文學的觸角和生活的敏銳,使梅菁在經歷了“9·11”之后,對自己的價值觀和人生觀重新洗牌,也使自己對寫作的認知達到了一定高度。她寫出了《紐約奇夢》這樣的好故事,此書在紐約新華書店很快售罄。寫作帶給梅菁很多感受,更多的體會來自于讀者,他們的愛恨情仇讓她意識到:“書寫是為了原諒,而不是仇恨。”

    梅菁

    1995年到南加州大學醫學院做研究的黃宗之,作品中融入了很多關于孩子教育的深刻反思:為什么送孩子出國,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我們應該提供怎樣的教育?女兒的同學受父母影響無法選擇自己的專業,有酗酒、自殺傾向。黃宗之的女兒同樣也不滿意自己的專業,他很快就同意女兒修改專業,并以一個過來人的身份與大家分享感受:“你希望你的孩子們擁有一個幸福的人生,幸福是什么?就是他能夠擁有令他幸福的工作。因為工作占據了我們生命當中的一半時間,如果工作不快樂,你便沒有幸福。所以,放開孩子,讓他們選擇自己熱愛的工作。”黃宗之把這些經歷融入到寫作中。

    黃宗之

    陶然的經歷可謂豐富。他出生在萬隆,十幾歲的時候回北京讀初中,后來考入北京師范大學,后來去了香港。他不懂粵語,人生地不熟,處處碰壁,香港又遭遇能源危機,經濟不容樂觀,就業形勢也是困難重重。他的一位詩人朋友對他的勸告如當頭一棒:“你是學文學出身的,干嘛不拿起筆寫作?如果是我,既使是燒成灰,我也要寫作!”就這樣,陶然開始提起了筆。現在他是《香港文學》總編輯,香港作家聯會執行會長,著作等身。

    陶然

    劉俊

    虹影的知名度非常高,源于她的多才多藝。《饑餓的女兒》和《好兒女花》在文壇引起轟動,被譯成多國文字。《好兒女花》在《饑餓的女兒》十年之后寫成的,有人說是前者的續集,但兩者是完全不一樣的。虹影說:“我想寫非常清醒的書,這本書需要大家重新去看,在不同的年代有著不同的意義。”除此之外,她的《上海王》被拍成電影,如今又寫起了兒童文學,有的作品還將被拍成動漫。虹影還寫劇本,寫美食,對攝影也充滿興趣。

    下半場:梁燕麗、穆紫荊、虹影、李長聲、朵拉、老木

    這樣一個豐富多彩的虹影來自重慶,沒有受過正規教育,所有靈感來源于早期的生活片段。吵架、饑荒、打架、做工、對物質的渴求、看書、聽故事,這一切都成了日后作家虹影筆下的素材。在復旦大學寫作班就讀期間,虹影自認為不是個好學生,翹課去看自己感興趣的景點和老房子,看夜場電影,但成績依然不錯。她對上海和重慶有著深厚的感情:“上海和重慶給我的感覺特別好,在這兩個地方,所有的靈感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我從來就沒有寫作障礙,只要回到上海和重慶,我以前所有收集過的資料,聽到的故事以及我的想象力會全部打開,把我從來就不知道的事情寫得就跟真的一樣!”

    虹影

    在日本生活了三十年的李長聲老師一直沒有加入日籍,他認為沒有必要,那淡淡的語氣像極了他筆下的文字,隨意而豐富。李長聲在國內任編輯的時候,做的就是日本文學雜志,去日本以后才開始寫隨筆。今年又出版了三本《李長聲自選集》之《雪地茫茫呀》《反正都能飛》《況且況且》。作為日本的觀察者和旁觀者,李長聲奉獻了一系列介紹日本文化的隨筆。李長聲自謙道,寫的文章都是介紹性的文字,文學性不強。其實知日派代表作家李長聲的隨筆短小精悍,對于日本的風物描寫更是點面結合,由表及里。他自詡為海外業余作家,寫起來有一搭沒一搭,“寫作經驗談不上,寫就是了!”

    李長聲

    在馬來西亞土生土長的朵拉非常熱愛中華文化,她很感激父親送她進入華文學校接受教育,她在學校的圖書管里閱讀了大量書籍,把中華文化當成心靈的故鄉,這為她日后的中文寫作打下了基礎。已經出版了49本著作的朵拉依舊保持著著清醒的認知,她認為自己在寫作方面還有很多地方有待磨練。

    深受多元化文化熏陶的朵拉一直不遺余力地在馬來西亞推廣中文寫作,制造華文環境。為了學習中國畫,朵拉給老師找了十個學生湊成了一個班,其中兩位還是朵拉的女兒。所幸,女兒們得益于母親的言傳身教,也愛上了中華文化,堅持使用中文,還出版過中文書。除此之外,馬來西亞每年會組織一個全國華人文化節,十三個州輪流舉辦,通過制作燈籠、包粽子比賽、24節氣的表演等各種形式,讓大家了解什么是中華文化。雖然為華文事業做了這么多工作,朵拉依舊居安思危,面對讀者,她真誠地說:“我不希望中文在我手上斷掉,我希望能夠傳承到下一代。”

    朵拉

    老木給人的印象是爽朗而寬厚的,一如山東大漢的形象。他有過工農商學兵的經歷,在部隊擔任新聞報道的宣傳干事,受過紀實報告文學的培訓,在農科院管理部工作,還在北大拿了一個本科畢業證,后來出國做生意。1993年他參加了捷克華人社團,辦了第一份華人報紙,在這個過程中不自覺地走向了文學道路。2007年,他的小說在《小說界》發表。他還是海外作家協會的組織者,為歐華文學做出了很多貢獻,包括之后奧地利、斯洛伐克的作家協會,這都是在老木的努力下建立起來的。

    談到如何融入異國文化,老木豁達地表示:“把文化中的冷歧視看作是兩種文化的排斥,這樣就容易多了。不要高看西方人,不要低看東方人,慢慢地去感受異國文化,這個不能著急,時間長了,對方也會感覺到你的好。”

    老木

    復旦畢業的穆紫荊,是著名語言學家、文學家、文學批評史家郭紹虞先生的外孫女,現定居在德國。她感覺在適應德國生活的過程中,就好像是葡萄被榨成葡萄酒的過程,唯有葡萄破裂才會有汁水流出。然后慢慢地融入其價值觀,在這個過程中,穆紫荊的態度是積極的。當發現自己越來越德國化的時候,穆紫荊找不到自己了。在中國人的聚會中,自己好像是魚兒回到了水里,那種彼此可以懂的笑話,卻無法與德國人分享。

    面對這樣的斷層,穆紫荊希望可以通過寫作把自己給找回來。她寫小說、詩歌、散文,還出了精選集。穆紫荊虔誠地告訴大家:“在那些非常小的事情和人物中,我能夠找到那些閃光的東西。我希望我的作品可以使大家感受到生活的價值和溫暖。”

    穆紫荊

    現場嘉賓暢所欲言,讀者提問踴躍,互動中噴涌著文學熱情,揮灑著智慧火花。活動結束前,陸士清先生再次向作家與讀者表達感激之情,也向曾經為啟動海外華文文學論壇項目做出過貢獻的汪瀾女士表達謝意。有海水的地方就有華人,有華人的地方就有中華文化。華文文學就像一顆奇異的種子,通過作家們對事物敏銳的捕捉,結合自己獨特的生活感受,將文化的融合、排斥、適應、沖突展現得淋漓盡致。這顆文學種子在大家的努力下,正在世界各地生根、發芽、綻放、壯大,是一道風格迥異的獨特風景,是一段割舍不了的血脈情緣。

    梁燕麗

    現場讀者

    思南讀書會NO.205

    現場:王若虛

    撰稿:岑  玥

    攝影:遲  惠

          杜湘濤

    編輯:黃詩雨

    上海作家協會版權所有 滬ICP備14002215號-3 滬公網安備 31010602003678號
    電子郵件:shanghaizuojia@126.com 聯系電話:086-021-54039771
    2359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久久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人成777在线视频直播| 91精品免费久久久久久久久| 小仙女坐在胯下受辱h| 久久99国产综合精品| 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字幕视频 | 久草免费在线观看视频| 777成了人乱视频| 成人激爽3d动漫网站在线|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一区| 欧美一卡2卡3卡4卡免费|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狠狠精品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午夜dj在线观看免费高清在线| 花蝴蝶免费版高清版| 国产午夜鲁丝片av无码免费 | 国产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花钱看| av色综合网站| 日本福利片国产午夜久久| 亚洲VA中文字幕无码毛片| 欧美人和黑人牲交网站上线| 亚洲欧洲精品成人久久曰影片 |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首页| 最新国产午夜精品视频不卡 | 色哟哟免费在线观看|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亚洲精品成人| 日韩午夜免费视频| 久久老色鬼天天综合网观看 | 啊~又多了一根手指| 色婷婷精品视频| 国产三级观看久久| 4虎1515hh永久免费| 图片区小说区欧洲区| 中文字幕丰满乱码| 无遮挡很污很爽很黄的网站| 久久午夜夜伦鲁鲁片免费无码| 日韩在线视频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久旷成熟的岳的| 日韩在线中文字幕| 久久精品国产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