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主頁 > 專題 > 2017上海國際文學周
2017年08月18日23:24 來源:上海國際文學周 作者:文字 / 戚譯心 攝影 點擊: 次
8月17日下午四點,著名作家李宏偉和著名科幻作家王晉康應邀來到思南公館,同臺下讀者探討“小說普及未來”這一話題,并一起分享李宏偉的新書《國王與抒情詩》。本場活動由小說家、編輯走走主持。
(圖左起:走走 李宏偉 王晉康)
在談到《國王與抒情詩》這本書的題目時,李宏偉表示這是在他讀大學時想到的題名,國王和抒情詩這兩個詞匯聯系在一起的張力十分吸引他。國王一詞在中國的文化中不是特別常見,讓人比較熟悉的是“皇帝”,但皇帝一詞指代的事物比較明確,國王一詞更加能體現對于未來的想象。
李宏偉說國王與抒情詩在書中是兩種符號,但并不是一種對立,而是在未來社會下,人類的所有可能性。在書中國王一直尋求的,是凡人如何不死,而人為何對于死亡存在恐懼,是因為人類對于自我存在意識。國王一直嘗試去做的,就是將語言的豐富性、抒情性逐漸消磨。王晉康評論他的作品讓他對于科幻作品有了新的看法,李宏偉的作品讓他看到了一種隱喻,書中國王象征的是一種科技的威權,而抒情詩代表的是人性自由的飛揚。
今天談論的主題讓二位作家想到了科幻作家威廉·吉布森的一句話:“未來早已到來,只是還未普及。”李宏偉表示科幻作品就是從現代看到未來的萌芽,而未來的趨勢就是對曾經的揀選和判斷。
二位作家的作品中,都充滿了對“永生”這一題材的書寫。王晉康與我們分享了國外兩個科幻故事中對于永生的理解,在他的作品中活著是為了生存。人類的進化是沒有固定的方向的,人類的發展更多是一種試錯性的過程。而李宏偉認為小說中有兩種永生,一種是人類出生以來的意識,匯總起來組成一個虛擬的世界;還有一種是一個人的意識可以入侵下一個人的意識。
而對于本次書展的主題“地圖與疆域”,王晉康認為地圖外的疆域是一個很難去判斷的話題。地球僅僅是一個孤例,在某種程度上,無法做出邏輯上的推理去揣測外星的文化。他認為地球之外是存在文化的,但是具體的存在是什么樣的并不清楚??苹梦膶W中對于外星文明的描述是憑借自己的想象。而李宏偉以人類作為類比,他將已經知道的宇宙看做是一個有意識的存在。
走走總結道今天的科幻已經變得是對過去、現在、未來的一種科幻史的書寫,科幻文學比現實主義的疆域更加得寬廣,它可以不拘泥與時間、空間,甚至是種族,在現實中有著更加深遠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