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7月10日13:46 來源:文匯報 作者:范昕 點擊: 次
“中華神話的譜系,是中國文化譜系的體現,體現出中華民族多元一體的格局”。昨天,“開天辟地———中華創世神話”文藝創作與文化傳播工程創作研究系列輔導講座于中華藝術宮迎來第二講。華東師范大學民俗學研究所教授田兆元講解《中國創世神話的類型與譜系》。在他看來,對于中華創世神話的研究梳理、去粗取精十分必要,這是關乎民族認同的大事。
在一些人眼中,中國神話都是些叢殘小語,零亂而又沒有體系,這一點似乎跟希臘羅馬神話相差太遠。田兆元認為此言差矣。“人們現在所見到的希臘神話,主要根據的是19世紀德國人斯威布編寫的一本名為《希臘的神話和傳說》的書。希臘神話并不系統,是后來的人們把它整理了一番,才有了今天所見的這個樣子。說中國神話無秩序無系統,只是不負責任、人云亦云的說法,我們缺乏的是對于中國神話的深入研究。”
“天地日月的創世譜系、圖騰自然的創生譜系、祖先英雄的創造譜系,都是中華神話的譜系。”田兆元說,例如中國神話中與天地日月相關的那些神話,就體現了敬畏自然,尊崇自然的秩序、和諧。傳統的祭祀體系就是典型的對天的崇拜。地的神話,則代表著一種秩序,中國神話中,土地神即社神。天生地養,有天地才有萬物,這是對生命起源的基本認識。日月神話也不能分開說,日是鳥,月是蛙,過去蛙鳥是一對聯盟,如影隨形一起運動。而在圖騰自然的創生譜系中,盡管從前有過林立的圖騰,但歸于龍鳳是本質,最終奠定多元一體的格局。
田兆元將譜系視為一種觀念,“它是社會、事物存在的規律性的體現,是人的內部、外部關系的總和。譜系其實是動態的,它有一個形成、擴展、收縮的過程,還可能有一個斷裂改變甚至重建的過程。神話譜系形成的背后,體現著巨大的文化整合,以及對于現實關系的描述,最終涉及的是價值認同,形成對于文明發展具有承前啟后意義的神圣敘事。”他以鯀禹敘事為例。與鯀禹相關的故事相當豐富,鯀禹是不是父子關系,禹是蟲還是龍,禹與涂山氏的故事,禹與防風氏的神話等等,都是可以展開的維度。為何人們講述得最多的還是禹三過家門而不入的奮斗故事?正是這樣的神話,讓人們從中找到社會道德建構的資源。
中華神話在不斷創新發展。敬畏之心原則、多元一體原則、同心同德原則、親和生活原則等等,都是田兆元提到的千百年來人們對中華神話解讀時所因循的慣例。“我們在長期的歷史過程中,有好多的祖先,為什么只有一部分被遴選出來成為崇拜的對象?因為他們太重要,他們做過太多的貢獻。堯舜之間的禪讓故事,就是世界文明中王位傳承的最高典范。選賢授能,是公天下的體現,權力不被當作私人的工具。”他指出,中華創世神話人物多是道德楷模。當人人以這些神話人物作為個體成長發展的終極目標時,創世神話的精神其實就成了民族精神的代表。
在田兆元看來,神話的傳述實際上是現實問題向傳統的提問,是現實問題在傳統中尋找創造性解釋與解決的方案。當下的文藝創作者們從博大精深的中華神話中汲取哪些內容、哪些精神進行再度傳述,值得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