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4月24日16:29 來源:未知 作者:上海作家網 點擊: 次
從左至右為龐貝、陳子善
4月2日下午,現代文學史料權威研究者、華東師范大學中文系博士生導師陳子善,與《無盡藏》的作者龐貝做客思南文學之家。兩位分別從閱讀和創作的角度和大家分享如何解讀《無盡藏》這樣一部集智性、知性、詩性和史性的精致之作。
文學作品即語言的藝術
不同于很多讀者之前看的一些小說,在表述方面,《無盡藏》的語言非常吸引人,文白相濟,足以證明文言和白話不是對立和互相排斥的。以前曾有觀點認為白話是革命的,文言是腐朽的,但現在這種觀點已被證明是難以成立。陳子善先生認為:“把中國古典文言表述當中積極的,至今有生命力的部分盡可能地跟白話融合在一起,這是一種探索,或者也是一種創新。”
“在《無盡藏》里面,龐貝試圖把文言當中有生命力的那部分,跟白話有機地結合起來,這是很不容易的。”陳子善把龐貝在語言上所下的功夫,理解為“向‘五四’傳統回歸”。如何消化文言文,通過這樣的消化使文本達到一種新的超越,確實是許多作家需要思考并實踐的事情。
龐貝也表示,他希望通過一個好故事,讓大家能更多地領略到一種語言的古典美。他說:“我們過去有很優雅的語言,比如周作人這種。我希望盡可能地去用具有古典意蘊的文字與現代小說接近、接軌,讓讀者通過歷史題材來分享漢語中比較有美感的東西,哪怕只是一個片段。”
龐貝
宿命與傳國玉璽
秦始皇用和氏璧制造了象征權力的玉璽。在古代封建王朝的觀念里,傳國玉璽是神圣且至高無上的,同時也代表了政權合法性,因此傳國玉璽自然而然就成為整篇小說里一個相當重要的存在。
為什么會寫有關南唐的歷史?面對陳子善的好奇,龐貝借用陳寅恪先生“華夏文明造極于趙宋”闡述了自己的觀點。他想通過《無盡藏》來表達一種歷史預言,這種東西通過文本來體現歷史小說思想的存在。于是,“宿命”出現了。龐貝認為這是一個很深刻的東方文化主題。“在某些西方故事中,基督教文化是最為重要的一個符號。古典東方文化與之對應的,應該是一種有力度的文學表現形象,是與西方“圣杯”有著同等分量的東西,那就是東方的傳國玉璽,是權力,是大印。”龐貝想用這樣一個東西來承載他想表達的宿命主題。
同時,龐貝還發現了古代預言式的東西。 “《韓熙載夜宴圖》是一種很有力度、很深刻的表達。南唐作為宋代前身,其文獻和文物都是從南京運到開封汴京的。無論從文獻角度、文物角度,還是從文化角度,這個故事最適合發生在南唐。”龐貝通過資料研究發現,《韓熙載夜宴圖》與南唐有關,南京也曾是古都,這冥冥之中的巧合均指向南京。于是研究南京成為這部小說的重頭戲。
陳子善
戲說與正說
龐貝先生談到了歷史小說的呈現方式:“當今的歷史小說,包括網絡小說的歷史闡述大體有兩種方法。一種為正說,另一種是戲說。比如說二月河的作品《康熙大帝》,趙曙光的《大秦帝國之崛起》都屬于正說。這種正說,其實是指他們本身做了許多史料研究的前提下,甚至例如《大秦帝國》的作者本身就是歷史學教授的條件下,去創作小說。但是當作者以小說的形式展現歷史時,依然很難通過歷史學家這一關。”
正是由于這種原因,加之如果作者過度關注歷史,又會忽略文本美,造成兩難局面。龐貝力圖在歷史的正說與戲說之間營造出一種審美情趣,于是《無盡藏》出現了。
現場讀者
從文體來分析,《無盡藏》的表層是歷史小說,但其實質依然是文學文本。有評論說《無盡藏》繼承了博爾赫斯和埃科的偉大傳統。龐貝自己也認為應該像埃科寫《玫瑰之名》那樣,要寫出雅致的學院派博學之作:故事精彩,懸疑巧妙,知識豐富,語言高級。
《無盡藏》是一部知識懸疑小說,通過《韓熙載夜宴圖》,展開李后主統治下宮廷內外爭斗的故事。許多文學名家為《無盡藏》賦予了積極評價。盡管龐貝認為那是同行的抬舉,但他同時也承認,這部作品的確是自己的累心之作。
活動臨近尾聲,現場的熱心讀者與嘉賓對作品又進行了進一步深入的探討。讀者們對這本穿越時空、布滿懸疑、并且充滿了中國古典意象與西方現代技巧的實驗性文字作品,報以了極大的熱情與關注。
嘉賓為讀者簽名
思南讀書會NO.170
現場:李偉長 撰稿:岑 玥 攝影:隋 文 杜湘濤 編輯:黃詩雨 二稿審校:郭子涵、錢芝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