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mp id="wka2m"><center id="wka2m"></center></samp>
  • 
    
    <ul id="wka2m"><center id="wka2m"></center></ul>
  • <dfn id="wka2m"><center id="wka2m"></center></dfn>
    關閉按鈕
    關閉按鈕

    您當前的位置:主頁 > 文學信息

    90后文學新力量的出場

    2017年01月26日10:04 來源:思南讀書會 作者:思南讀書會 點擊:

    90后文學新力量的出場(上)

    從左至右為王若虛、徐暢、黃先智

    在孩子眼里,他們是叔叔阿姨,也是老師;在平輩眼里,他們是腦洞大開的現代潮人作家;在大多數人眼里,他們依然是孩子。

    2017年元月21日,辭舊迎新之際,思南讀書會迎來了四位年青人。他們分別是90年出生的徐暢,91年的王蘇辛,92年的吳清緣以及98年的黃先智,這鮮活的年齡段把兩位80后主持人李偉長和王若虛生生逼近小老頭兒行列。這批年輕的寫作者如何結緣于文學?又面臨著怎樣的機遇和挑戰?在傳媒學和純文學之間該如何博弈、取舍?六人為此展開了精彩的論述。

    素描90后作家

    他們是90后寫作者中的佼佼者,是文學前沿破土發芽的種子,也是國內純文學期刊中頻頻出現的寫作者。他們來自五湖四海,性格迥異,有著不同的喜好和經歷,這些元素為他們的文字寫作注入了無數可能與無限精彩……

    “長者”徐暢,上海大學文學碩士,第三屆“會師上海·90后創意小說戰”總冠軍。他在《收獲》實習了兩年半,現就職于《上海文學》雜志,是部門里最年輕的編輯之一。每天為小說審稿,在文字的海洋中樂此不疲。

    “幼者”黃先智,19歲,思南讀書會迄今最為年輕的嘉賓,一出場就贏得了讀者們的聲聲愛憐“好小的孩子啊”,可他的小宇宙非常強大。黃先智來自湖南,曾就讀于湖南省最好的高中,目前所在的北京師范大學心理系的專業在全國排名第一。他17歲就贏得了第四屆“會師上海˙90后創意小說戰”總冠軍。

    “對弈者”吳清緣,與圍棋大師吳清源名字諧音,圍棋業余四段,初中地理老師,從小被父母逼著寫日記,現在寫成了短篇集《單挑》、長篇《吳請愿抗占記》。腦洞玩兒得很轉,除了傳統的寫作方式之外,吳清緣還選擇了另外一條路,網絡寫作。“知乎”的粉絲有八萬三,微博名“吳清緣很憂郁”,外號“吳節操”,被戲稱為“荷爾蒙過剩”,一直被學生調侃,討厭雞湯文。

    “智者”王蘇辛,現場唯一的女性嘉賓。稱她為智者,是因為她把現狀看得極為通透,言談低調、清醒、務實,是名副其實的蘇醒(與名字“蘇辛”諧音)者。大學學畫畫,誤打誤撞成了作家。河南人, 14歲之后去鄭州念書,成都上大學,北京工作了兩年,現在來到上海。曾用筆名普魯士藍,在北京寫《白夜照相館》時改回原名。王蘇辛的小說有很強的文學性、文本意識和自我意識,也很有想象力。你需要慢慢閱讀才能從故事的文本、人物里面不斷地捕捉到隱藏在背后的情緒和觀念。

    在成長中結緣文學

    徐暢雖然才二十六、七歲,儼然是90后的“長者”,但他的寫作從中學就開始了:“我當時有兩套書可以看,一套是《巴爾扎克全集》,壘起來有我一人高。另一本是《魯賓遜漂流記》,一個冒險的、精彩的故事。”

    大學時的徐暢是個純粹的“憤青”,對什么都看不慣:“別人說寫作要從短篇寫起,要寫真人真事。當時我就很反感,又感到住在宿舍很壓抑,就去學校附近山里的一個村子,在一座廟邊上租了個房子,住了兩年多。”徐暢就在那里拿出自己渾身解數寫了一個長篇,寫完就后悔了,這才想起茅盾的告誡:“你剛開始寫作的時候不要一下子從長篇開始寫,這樣會讓你很受傷。”但是從寫作中帶來的慰藉,讓徐暢的內心變得柔軟,他不再很憤怒了。

    徐暢

    而黃先智早在媽媽肚子里就開始與文學接觸了,那時候媽媽就有了胎教意識,放了很多故事的磁帶給胎兒聽。小學時他上圖書館看書,偏愛長篇敘事小說:“四五年級看過兩本書,一本是《荊棘鳥》,一本是《四世同堂》,這兩本都是跨越很多年的敘事。我每天放學回到家就看,一直看到吃晚飯,四五天就可以看完。心里會有一些很不一樣的感受,雖然我這么小,但是好像經歷了很多事情。這就是小說的魅力,它就是這樣一點一點吸引我的。”

    對閱讀的癡迷,使黃先智開始嘗試寫一些小說或者片段。初衷是為了模仿另一個人說話,理由竟然是為了緩解性格中的壓抑,所幸自己學的是心理學,也明白了這樣一種天生的性格機理:“我希望自己跳到另外一個人的生活中,到另外一個故事里面,去尋找一些寄托。最開始我想模仿一些日本作家的語言,那種翻譯體,比如村上春樹,還有川端康城,他的一些句子的語法結構,讀起來會有一種特別的美感。所以我希望模仿他,把這種美,轉移到我的身上,好像我自己也能創造美。這讓我能夠從一些壓抑的生活中跳脫出來。”

    對比徐暢的孤獨與黃先智的壓抑,吳清緣的文學之路相對更陽光一些:“小學一年級時,我爸媽逼迫我寫日記,每天寫一篇,要爬一頁的方格子。我印象最深刻的一篇只有兩句話,大意是今天爸爸剝瓜子給我吃了,以后我也會剝瓜子給我爸爸吃。我覺得寫得很真誠,體現了我的感恩和孝心。但我父母很生氣,認為我是在敷衍。最后讓我抄一個《小學生日記大全》的范文作為懲罰,我挑了最短的一篇。”

    吳清緣的父親在教育上還是很講究方法的,他把《射雕英雄傳》錄到磁帶里給孩子聽,每次在情節最緊張的時候就停掉,這讓吳清緣很不爽。時間久了,他就自己找書去看了,這算是他的文學入門。

    高中時,吳清緣了解到上海作協文學百校行這個項目,便登錄了百校行的論壇,把一萬多字的科幻文投上去,然后得到了作協錢濤老師的聯系方式,他們讓我去作協開會,就這樣認識了錢老師和李偉長老師。至此,吳清緣的寫作之路漸漸清晰,雖然備覺孤單但依然很開心。他喜歡在圖書館寫小說,究其原因有二:“圖書館環境好,男生寢室是很糟糕的;我自制力很差,圖書館的內網看不到什么信息,只能安心寫作。”吳清緣自認為懶散,但一直感動于自己對寫作的堅持。

    王蘇辛認為自己真正的寫作始于2009年,高中畢業的那個暑假。她把之前的寫作定義為“作文之路”:“那篇小說叫《嗩吶》,寫完之后內心突然覺得,好像知道自己應該寫什么了,而之前的寫作,更多的是停留在一種青春期的情緒里面。一年之后這部小說發表于《青年文學》。”

    2014年王蘇辛在北京做出版編輯,那時她大概有一年半沒有寫東西了,然后有一天莫名寫了個三四千的短篇,王蘇辛感慨道:“雖然這是非常隨意的一篇小說,不能算是嚴肅創作,但在這之后,我覺得自己還是應該寫東西。在將近一個月的時間里,每天下午五點到六點,我都寫一個三千字左右的小故事,在豆瓣上的點擊量非常高。”

    高點擊量讓王蘇辛自問,是否從嚴肅的創作者變成了暢銷作者?其實那只是為自己找一個寫作上的出口,以一種更為放松、自由和打開自己的方式重新回到寫作上來。

    從大賽中脫穎而出

    說起“出道”,徐暢和黃先智都是從上海作協主辦的“會師上海˙90后創意小說戰”中走出來的。徐暢是第三屆總冠軍,黃先智是第四屆總冠軍。王若虛介紹道,這個小說比賽每年都有不少在校學生,包括海外的一些留學生來投稿。經過殘酷的淘汰機制,層層選拔,最后的決賽匯集了全國十二強選手,在上海進行為期一周的封閉式選拔。

    “資深評委是《收獲》雜志的主編程永新老師,最后在十二強中選前三位選手,然后會在當年邀請一位知名作家,和資深評委一起,在三人中定奪哪一位是總冠軍。第三屆比賽的點將作家是麥家老師,第四屆是畢飛宇老師。”同時世紀文睿會給總冠軍出版中短篇集,兩位冠軍也談了獲獎之后的心路歷程。

    徐暢是在讀研的時候參加了這個比賽,“比賽之后,我覺得更為重要的是,我進《收獲》實習了兩年半。那段時間做了好多工作,包括跟各位老師學習。當時有一個老師很好,教了很多東西,對我影響很大。因此我對以前的寫作有了懷疑,包括我的參賽作品。現在我覺得這個作品可能不是我特別想要的,以至于我后來的文字風格轉向了一種更平淡的、更生活化的語言或者是故事。”

    徐暢在實習時可以讀到許多名家作品,比如馬原、格非,還有80后、90后的作品,也有很多學習和交流。通過這些錘煉,徐暢認為:“我的寫作已經變成了一種生活化的、具有個人價值觀的方向,再不會去寫那種想象的、虛幻的東西。我會把故事放到更生活化、更世俗化的場景里,去尋找個人的價值核心的東西。這是我今后較長時期的寫作方向。”

    黃先智

    黃先智在得了總冠軍、出了短篇集后,基本上整個年級都知道了黃先智,連老師都拿著書找他簽名。但也有負面效應,大家可能感覺這個人位置更高了,和大家不一樣了,很多人要和你交朋友,不是以朋友的身份,而是以粉絲的身份,原來對你冷淡的人也會向你示好,定位不一樣了。黃先智無奈地表示:“這樣有點尷尬。”

    關于這本短篇小說集,看到有些負面評論,比如“粗糙、不切實際、很爛”等,黃先智誠懇地表示:“我知道自己哪里是短板,哪里需要更多的提升。好像有位前輩說過‘永遠不要問別人對你作品的評價是什么’,如果你都不知道自己的作品是好是壞,就不要寫下去了。只有作者本身才知道哪里寫得好哪里寫得不好,自己要怎么做。如果要別人告訴你的話,就很危險。”

    王若虛總結:“一個新人的作品發出來給別人看,有人說好有人說不好,其實很正常。尤其在這種互聯網發達的情況下,讀者和作者之間的溝通渠道是很扁平的。在這樣一個背景下,會對作者的心理素質有一個要求,如果你是玻璃心,很脆弱,別人一說馬上就覺得不行,看別人批評看哭了,那可能就不太適合在這條路上走下去。”

    王若虛 

    90后標簽的困頓

    對于90后這個標簽,四位作家有著各自的理解。他們都不想被時間段來貼標簽,而是要用自己的作品來說話。

    徐暢首先提到了這個現象,認為這個分類不是很有意思。以前沒有50后、60后的寫作,或者70后作家一說:“為什么現在的寫作方式會有這樣的分類?我覺得這并不是一個時間的概念,而是寫作文化生態的不同。像之前的寫作方式,寫作模式,包括成名的方式,都很類似,從傳統期刊出來,獲得了很大的名聲之后成為了著名作家。90后作家里面,很多不需要在雜志上發表作品就可以出書,成為網紅作家或者新生代作家。這樣的環境下寫作變得非常多元,這樣的標準也非常的多元化。”

    黃先智認為,人們對于一個不太熟悉的人物,通過某一個標簽來認識,可能是最常見最快速的方式。他也表示:“對于某些批評,這個批評是有道理的,也會有一點不開心,但我不希望被貼標簽,說因為這個人是1998年的,能寫成這樣,和同齡人比起來已經很不錯了,我不希望是這樣的。我更希望有一天大家會說,我不知道這個作者是誰,但是我覺得這個作品寫得很好。”

    王蘇辛對于90后的標簽,最初是抵觸的,但現在看來這個時間段是無法回避的,因為這是事實。她一再強調,希望這個標簽,是你的作品足夠好,才會使別人記住你:“我們說到路內,我不會說他是70后作家,我會說這是《慈悲》的作者路內。還有弋舟,我們會說這是《隨園》的作者,他們的作品已經在自己的名字前面了。”王蘇辛快26歲了,她坦言從世俗意義上談論年齡,確實也不是小孩子了:“但是目前別人還是覺得我們是小孩子,因為我們這一代人的寫作沒有到一個量級,我們在寫作的成長上還是有所欠缺的,這是一個事實,沒有必要去否認它。”

    王蘇辛的分析冷靜而深刻,她曾與李敬澤老師討論過,像余華那一代作家,二十幾歲已經有代表作了,而現在的年輕作家好像還沒有寫出真正的代表作。她犀利的分析在讀者的心中泛起漣漪:“文學本來就應該是小眾的,作家的早熟不是一個常態,晚熟可能才是一個常態。那些前輩十幾歲就參加工作,累積了很多社會經驗。而我們現在這一代人,碩士、博士畢業都快要三十了,才剛剛進入社會,生活還比較單純。所以我覺得,沒有辦法去否認這些,也沒有辦法去辯駁,只能靠作品來說話。”

    吳清緣的說法比較偏門,他自己是初中老師,小朋友談到90后的時候認為自己是叔叔了。但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很多時候大家遺忘了大多數人,他們對于90后作家的真正的定義:“你可以在暢銷書的書架上看到那些書名,很長,那種心靈雞湯。首先他們很成功,在00后看來,這才是90后作家應有的模樣,書名長,故事溫馨。可他們能代表90后作家嗎?但很多讀者認為就是這樣的,我要強調的是一個遺忘的大多數,可能他們才是主流,而坐在這里的我們可能才是非主流。”

    李偉長老師的觀點意味深長,他認為90后是被貼上去的標簽。貼上去容易,撕下來特別困難, “最年長的90后也要談婚論嫁了,為什么在這樣的標簽被貼上以后,我們還會經常把他們當小朋友來看待?這個問題很好玩,這是不是應該說,我們這個社會心態里有不成熟的東西在里頭。一方面用很年輕的標簽來固定他們,另外一方面,又會對這個標簽背后所寄托的那些準則、要求、規則視而不見,認為他們沒有符合我們的要求。”

    “被貼上這個80、90后標簽的年輕人,尤其是寫作者,恐怕你們要辛苦很長時間,標簽才會被撕下來。我甚至不知道以后有沒有可能會被撕下來,因為當這個標簽被作為年齡的一代繼續往前走的時候,實際上他作為寫作者的身份已經被模糊化了。”

    現場讀者

    90后文學新力量的出場(下)

    從左至右為李偉長、王蘇辛、吳清緣

    在孩子眼里,他們是叔叔阿姨,也是老師;在平輩眼里,他們是腦洞大開的現代潮人作家;在大多數人眼里,他們依然是孩子。

    2017年元月21日,辭舊迎新之際,思南讀書會迎來了四位年青人。他們分別是90年出生的徐暢,91年的王蘇辛,92年的吳清緣以及98年的黃先智,這鮮活的年齡段把兩位80后主持人李偉長和王若虛生生逼近小老頭兒行列。這批年輕的寫作者如何結緣于文學?又面臨著怎樣的機遇和挑戰?在傳媒學和純文學之間該如何博弈、取舍?六人為此展開了精彩的論述。

    寫作是一種熔煉

    徐暢從專業編輯的角度,對現今的新生代寫作談了自己的看法。他認識的一位作家,年少時學了很多名家語言,比如半文言、魯迅的語言,結果發現自己最適合的就是翻譯體,想用這種語言去寫。他尋找語言的過程,和90后有相似的地方。

    徐暢的評論很有代表性:“90后寫的小說,包括我自己的,語言問題都沒有,都不是大問題。但有時也發現,寫生活體驗的時候,太個人了,成為一種情緒,會使得小說很難有比較大的主題,非常不開闊。都市人的孤獨,難道就是一個人在家看電影?一個正常人是不敢面臨真正的孤獨的,當你面對的時候,你個人無法承受這種孤獨的虛無感,無法在這種孤獨感下生存。”

    徐暢指出現在的年輕人寫孤獨,寫傷感,一方面作者的語言能力很好,一方面表現的東西又不是那么有沖擊力,這和年齡還是有關的。很多新人模仿名家,慢慢形成自己的風格,這是一個過程,但一定要從這個過程跳出來之后才會形成個人特質。沒有這個特質,就會被淹沒掉。“我們看到了很多期刊都推出了90后群體的作品,但這不是真正的90后的文學繁榮,因為真正在文學界里處于重要地位的作品,并沒有出現。我們要時刻保持警醒,如果不往前進步,你充其量只是個寫手,不斷地重復過去,沒有突破,淪為平庸。想要不斷地提高,就要找到每個人的小說品質、寫作的方向,這樣才能嶄露頭角,脫穎而出。”

    王蘇辛坦言自己不是那種讀過很多書的作者,更多的時候是一邊寫一邊讀。在寫小說的時候,可能覺得有哪些地方轉不過去,或者不太明白,這個時候她就知道要開始閱讀了。

    談到寫作,她拋出了一個非常漂亮的詞——熔煉:“我寫東西,其實是一個熔煉的方式。”

    王蘇辛

    自從完成了《白夜照相館》,王蘇辛感覺自己是真的在寫東西了。如果之前她還使用一種幻想或者魔幻的手法在表達生活中的故事或情感,那么從2015年開始,王蘇辛把以前的不滿和不平,與改變之后內心的安穩和成長,以一種熔煉的方式,把之前的面目和現在的面目重合了。寫出來的小說不只是一個幻想的魔境,更多的是生活的題材,自己成長的題材,包括把青春期的那些不平都消減掉了,變得相對平和。

    “《白夜照相館》是2016年年底出版的,今年1月上市。我很慶幸是在這個年齡出的,如果倒退幾年,十八九歲出了第一本書,我就不知道自己是誰了。現在這個年齡相對比較平靜了,不再會像當時那樣。我必須要認真地看到我在什么位置,要從現實的、自己的感受出發,我不能再用那些想象的邏輯了。”

    李偉長對王蘇辛提出的“熔煉”一詞特別欣賞,首先意味著要有開放的心態,要把一個東西熔煉出來,熱情是最基本的。還有王蘇辛的個人經歷,“我們往往會有一個小小的誤解,認為個人經歷跟‘我’這個個體是完全相關的。事實上個人經驗不是偶然的,往大了說是和這個時代,和這個社會,和你的家族,和一個街道,和我們所經歷的人群所形成的東西。有人說‘我的個人經驗是獨特的、是唯一的’,這我相信。但你不能告訴我,你的個人經歷就是在書齋里面或者在一個房間里形成的,這是不可能的。這基本上是他對經驗這兩個字沒有什么理解。”

    李偉長

    《白夜照相館》還給了李偉長兩個驚艷,第一是日常經驗處理得很棒:“蘇辛對所謂的現實生活,不是原版的復寫,而是把自己的日常生活經驗進行提煉,放到另外一個空間,那里也有時間也有空間。這里的照相館,就是一個人從一個城市移民到另外一個城市的時候,她對自己的過去諱莫如深,她想重新塑寫自己的過去,然后進入這個新的城市。這個照相館就是在做這個工作,幫人塑造過去的歷史、過去的照片。”第二就是小說有很多隱喻的東西,被解讀的空間很大。

    王蘇辛認為《白夜照相館》寫的是移民城市,這跟自己不斷奔波于各個城市是有關聯的,在不同城市不同環境中,激發自身的變化。

    她表示:“不是說過去多么重要,其實是想要變成一個新的自己,想要成長。在這篇小說里,可能看似在使用一個相對消極的方式,我把過去抹掉了,然后我重新開始。你過去的那些記憶不能改變,但你可以重新再理解一遍。甚至于最簡單的,你分手或離婚了,你一開始會痛恨上一段感情中的這個人,但你之后再想,事情并不是你當時想的那個樣子,你在之前那段情感中,你也開心過。當明白了這一點,那種過去,他不只是說是一個過去,而是重新開始。”

    吳清緣最早寫科幻,對未來更加感興趣一些,包括機器人之類的題材,后來又寫和圍棋相關的小說,這與他自己的經歷是息息相關的。

    對于李偉長關于吳清緣小說尋找題材和凝練內容的說法,吳清緣是這樣解釋他的創作動機和寫作狀態的:“我從小學圍棋,它有一種非常情懷的東西在里面。我寫棋童,也寫參賽經歷。圍棋比賽中某些人的倒鉤行為,還有小朋友被父母逼得跳樓,我既想表現其有趣的一面,同時也要把殘酷性體現出來。我就以一位棋手作為創作原型,寫出了《棋殤》。主人公的家境很一般,家里傾家蕩產供他學棋。我想把自己感興趣的,覺得有意義的東西展現出來,這是我在圍棋上的想法。”

    吳清緣

    很多時候,吳清緣的寫作更多是源于自己的一些趣味。比如某段時間對格斗、搏擊這一類特別感興趣,自己又學了一點皮毛,這段時間里就想寫這樣的類型小說。

    “我對好萊塢電影《鐵甲鋼拳》做了自己的解讀,從機器人的視角來看待這個世界。我很感謝是《文藝風賞》對科幻的接受度和包容度,發表了我的故事。有人說人工智能沒有什么大不了,我們是否太低估了這個東西?科幻給我帶來一種新的思考方式,它也是一種社會經驗。我們現在處在非常微妙的時間點,包括我的父母也會經常談到人工智能,會不會讓我丟了飯碗,包括核聚變會不會讓人擁有無限的能源。這些通過故事來呈現,也是非常好玩的事情,一百年前的人根本不會有這樣的思考。”

    吳清緣表示,小說要立足于現實,對現實的思考就是,無論是什么小說,人性是相通的,解讀出來的思想可能會大相徑庭,而這些“可能”必需到現實中去找。

    針對李偉長所提出的“更年輕的作家對現實中的國家、社會、柴米油鹽、身邊的事不甚關心”,吳清緣表示“我們是關心的,而是以另外的方式。”

    王蘇辛對這種關心做了進一步的闡述:“并不是說具體事件落實在你個人身上,而是說這種心情落實在你身上,這才是關心。”

    點贊、寫作與理想讀者

    結合當前的寫作狀況,李偉長把目光聚焦在網絡寫作點擊率上:“這是一個點贊的時代,可能你的傳統小說賣不出去一、兩千本,或者被退稿。但是在網上寫一個文章,幾萬人給你點贊,擁有更多粉絲群。這些年輕人也確實發表了很多東西,做了一些很有意思的事情。大家怎么去理解點贊這個東西?是參與、適應還是疏離,或者干脆視而不見?對于嚴肅的寫作者,或者非嚴肅的寫作者,這都是一種挑戰。我們該用什么樣的態度去面對這樣的點贊時代?”

    讀者提問

    吳清緣對于網絡寫作的運營模式還是熟悉的,他自己就是一個“網紅”。他認為在自媒體時代,對作者會有更高的要求,有文學性的要求,也有傳播度的要求:“李偉長老師一直跟我說,再有趣的思想一定要通過人民大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去表達。很多人也在焦慮,明明寫了很多干貨,寫的東西也很有趣,為什么沒有人看?”

    通過摸索,吳清緣發現,傳統寫作與網絡寫作可以并駕齊驅:“兩只腳我可以走兩條路,我可以寫自己的小說,也可以在自媒體上做一些文章,這兩者不矛盾。自媒體寫作和傳統寫作是兩條平行的線。當你受到點贊的時候,你會感受到非常大的愉悅和成就感,這讓人上癮,同時也值得警惕,千萬不要背離寫作的初衷。我感興趣的是非虛構,我關注底層邊緣人群。”吳清緣希望用文學方式去反映社會現實。

    王蘇辛認為點贊只是一種行為藝術,越多的點贊就代表越多的誤解:“因為我相信,即便像清緣這樣在努力寫大眾喜聞樂見文章的作者,他寫了一篇文章,很可能80%的評論都跟他想表達的東西無關,甚至不是最關鍵的那個點。點贊這個東西有好有壞。點贊意味著有人看,但并不代表點贊就是大家都理解。”

    她認為互聯網一旦崩潰了就什么都沒有了,無論是什么樣的網絡圈子,處于何種文學生存空間,只要你的作品寫得好,大家能夠被感動,肯定是作者觸摸到了一個共通的東西,關鍵看怎么操作。

    “你必須要始終看到,自己真正想寫的是什么,無論是寫暢銷作品還是所謂嚴肅作品,作者首先要相信他寫的東西。你要想明白自己的情感來源是什么,自己喜歡的來源是什么,你才能把它做好,包括你挖空心思寫給別人看的東西,你要有這個心思在,你的東西才會真的有人看。否則你的理想讀者可能會比較少,但最有可能的是,你遇到的那幾個讀者就是你的理想讀者。”王蘇辛如是說。

    每一個寫作者對自己的讀者都是感激的,讀者在某種程度上會成為寫作者繼續往下寫的動力。沒有讀者支持的寫作者,是無法想象的。最后李偉長用“老老實實”來表明一種老派的方式:老老實實寫作,老老實實體驗生活,老老實實把這些東西組裝起來,堅持初心,善于思考,自由抒寫自己的文學夢想,奉獻給守候我們的理想讀者。

     嘉賓們為讀者簽名

    現場:李偉長

       王若虛

    撰稿:岑 玥

    攝影:遲 惠

       杜湘濤

    編輯:黃詩雨

    上海作家協會版權所有 滬ICP備14002215號-3 滬公網安備 31010602003678號
    電子郵件:shanghaizuojia@126.com 聯系電話:086-021-54039771
    1996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成人无码网站| 欧美色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观看| 中文字幕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特黄大片又粗又大又暴| 国产大片内射1区2区| 综合网激情五月| 在线视频网址免费播放| 久久午夜无码鲁丝片午夜精品| 男女一边摸一边做爽视频| 四虎永久在线精品视频| 2020年亚洲天天爽天天噜| 成人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欧洲综合997久久| 亚洲第一永久色| 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果冻不卡 | 嗯!啊!使劲用力在线观看| 5555在线播放免费播放| 天天射天天操天天干| 久久国产精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三级精品三级在专区中文|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青草| 天天躁日日躁狠狠躁性色AVQ| 两个人看的日本高清电影| 欧美vpswindowssex| 免费成人av电影| 麻豆传播媒体app大全免费版官网| 大臿蕉香蕉大视频成人| 久久久久久夜精品精品免费啦| 欧美性色一级在线观看| 国产a免费观看| 97色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成人网站在线进入爽爽爽| 亚欧免费无码aⅴ在线观看| 欧美亚洲国产精品久久第一页| 亚洲欧洲久久精品| 欧美日韩精品在线观看| 十九岁日本电影免费完整版观看| 美女隐私尿口视频网站| 国产一级做a爱片久久毛片a| 日本色图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