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24日21:03 來源:澎湃新聞 作者:莫琪 點擊: 次
10月23日,網絡文學破了“次元壁”,在上海陜西北路扎腳了。
作為陜西北路歷史文化名街的文化再造項目,“陜西北路網文講壇”昨日(10月23日)下午正式啟動。“陜西北路網文講壇”由上海作家協會與靜安區文化局共同倡議,由上海網絡作家協會主辦,將成為網絡作家與讀者見面交流、網絡作家與各領域專家跨界互動的線下文化平臺,還將長期為上海網絡作家協會會員提供寫作、交流、展演便利,成為他們線下的“會客廳”。
“陜西北路網文講壇”一月一期,第一期除了上世紀90代就涉足網絡文學成為榕樹下版主的作家、上海網絡作家協會會長陳村,還請來了初代網絡懸疑小說家蔡駿、起點中文網白金作家血紅,以及閱文集團總經理楊晨——三代作者,吸引了中、青、幼三代文學愛好者來到現場,活動結束后阿姨讀者沖向陳村,青年讀者所要蔡駿簽名,青少年讀者圍住血紅,三路讀者堵截偶像的場面實不多見。
懸疑作家蔡駿,現在也是上海網絡作協副會長,他從2000年開始在“榕樹下”網站發表小說,雖然成于網絡寫作,但他認為當時的網絡文學與現在的網絡文學概念不同,“當時的網絡寫作對文學愛好者來說就是個不需要通過編輯就能發表稿件的地方,沒有現在那么多的字數,那么明確的類型。”
蔡駿提出,自己那批在網絡上寫字的作者更多的后來都轉向了傳統出版,網絡對他們來說僅僅是全本電子書的一個銷售渠道。
網絡作家血紅,2003年起從事網絡小說創作,憑著17本小說,多次登上中國網絡作家富豪榜。血紅最著名的事件要屬他曾日更9萬余字,這個量快接近于一個傳統作家的年度寫作字數。現在的血紅身份已不僅是網文作家,還是上海網絡作家協會副會長,他自稱已告別沒日沒夜更新章節的寫作狀態,每天僅花兩個小時寫作,剩余時間都用來閱讀,看似短暫的工作時長卻穩定每天產出萬余字——他叫這是“巡航速度”。
血紅對當下網文創作易字數偏多有自己的看法:“早先網文沒那么多字,但網絡寫作是個特殊的寫作方式,作者發表出去讀者會即時反饋,到后來越來越聰明的讀者,甚至會幫作者把后面的幾步棋想好,他們會寫在讀者交流區——這哪行?所以作者就會繞著寫,多寫幾步棋,這樣字數也就越來越多了。”
楊晨作為起點中文網現任總編、閱文集團總經理,他提供了管理者的視角,認為文章長度與作品的質量無關,相對很多讀者、作者追求的“更長、更快、更爽”,他提出兩三百萬字可能才是最適宜閱讀的長度,“我們發現部分超過千萬字的作品,寫到后來質量確實會有所下降,而且用戶讀起來很貴。”
上海是網絡文學創作起步最早的城市之一,上海網絡作家協會成立于2014年,目前擁有會員300人。根據2014年中國網絡作家協會成立時的統計數據,全國約有250萬網絡寫手。
據上海網絡作家協會會長陳村介紹,“陜西北路網文講壇”計劃今年每月舉辦一期,列入邀請的既有網絡大神包括血紅、楊晨、骷髏精靈、洛水等,也有知名作家金宇澄、孫甘露、毛尖、小白、蔡駿等等,網文講壇也將邀請其他領域的專家參與。希望通過這個常設平臺,為網絡作協會員提供學習、交流、互動機會。
靜安區文化局局長陳宏告訴記者,將網文講壇常設在陜西北路也是靜安區文化局推廣陜西北路歷史文化名街的一個舉動。
陜西北路歷史文化名街是一條已經有100多年歷史的老馬路,這條路不僅至今保留著風格多樣的老建筑、保留著梧桐茂密的林蔭道,這條道路也記載著精彩的歷史人物的足跡、記載著引入入勝的家族變遷故事。這條道路上有20多處名人舊居,其中有宋氏家族老宅、有中國最有名望的民族資本家榮毅仁家族舊居、有第一位香港特首董建華家族的舊居、還有大名鼎鼎的澳門望族何氏家族先人府邸何東公館。陜西北路上還完整保留著猶太教西摩會堂、基督教懷恩堂,具有特殊的文化價值。陜西北路的許多弄堂、院子門口掛著介紹銅牌,如同一本活生生的近代歷史教科書。我們希望通過網文講壇這樣的文化活動,吸引更多全國各地的青年讀者和更多市民了解陜西北路、熱愛陜西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