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8月19日10:49 來源:人民網 作者:曹玲娟 點擊: 次
今晚,作為上海國際詩歌節最重要的公眾活動,上海國際詩歌節與上海市民文化節聯手拉開“上海詩歌之夜”—中國詩歌百年慶典的帷幕,中外著名詩人齊聚一堂,為上海公眾朗誦自己的詩作,“致敬”中國古典詩歌,“致謝”深刻影響著中國新詩的外國詩歌,展示中國新詩的百年歷程與百年成就。
一百年前,新詩創始人胡適先生動筆書寫《嘗試集》。中國新詩的誕生,與上海緊密相關。正是創刊于上海的《新青年》雜志1917年2月所發表的胡適的白話詩,被認為是中國新詩誕生的標志。為慶祝新詩百年誕辰,作為“上海書展”和“上海國際文學周”的一項重點活動,首屆“上海國際詩歌節”于8月16日至20日舉行。
西川、于堅、趙麗宏、莎郎.奧茲、肖恩.奧布萊恩、簡.瓦格納等中外優秀詩人齊聚上海,他們的簡歷幾乎囊括了當今世界所有最重要的詩歌獎項:中國魯迅文學獎、美國全國圖書獎、普利策詩歌獎;英國艾略特詩歌獎、前進詩歌獎;德國萊比錫國際書展大獎;西班牙雷納齊旻托獎;古巴大衛獎;印度文學院學院獎……他們將在此探討世界視野中的中國新詩百年。
晚會上還向“詩上海—關于上海的詩”市民詩歌創作大賽獲獎者頒獎,獲獎者也朗誦自己的獲獎詩歌,用詩歌與詩人們對話。本次市民詩歌創作大賽受到廣大詩人與市民積極響應,在較短的時間內,圍繞上海城市主題,投稿450多首原創詩歌,還有10多個詩社集體參賽。
詩歌之夜現場,臺灣女士方維芝表示,雖然很多家長都會讓孩子背誦古詩,但現代詩更貼近今天的生活。她希望更多的人去讀詩歌:“現代社會人們很浮躁,電子設備充斥我們的生活,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少了,開口很急躁,語氣也不好,詩歌構筑精神家園,讓人們內心平靜,世界會更祥和,少紛爭。”
首屆“上海國際詩歌節”由上海市新聞出版局、上海交通大學、上海市作家協會、上海市徐匯區人民政府主辦。除“上海詩歌之夜”之外,還舉辦了“世界詩歌論壇”暨“上海國際詩歌工作坊”、“國際詩歌翻譯坊”、“跨界對話:藝術的詩意”、“詩歌與未來”(匯講壇)等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