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8月18日18:23 來源:青年報 作者:酈亮 點擊: 次
上海書展走過了第十三個年頭,對于書展而言十三年并不算短,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卻越發顯得青春有活力。在如今這個信息超載的快時代、微時代,歷久彌新的上海書展總能給人們帶來獨到的新事物、新思維和新方式,并保有著源源不斷的生命力,深受青年人的喜愛。今年書展將持續一周,其間青年報將進行“上海書展正青春”系列報道,與讀者一同了解書展的創新之處。
2016上海書展昨天揭幕。據記者觀察,青年人成為昨天書展讀者的主流。在很多青年人眼里,已經走過了13年的上海書展一點都不老套,非但不老套,而且還青春煥發,和他們的心貼得很近。上海書展是如何做到這一點的?青年報記者在現場探訪中發現了一些端倪。
選書也用“青年思維”
上海書展是青春的,這不僅僅是因為這個書展獲得了很多青年人的青睞,賣很多青年人喜歡的書,還因為這個書展充滿了青年的思維,這個思維深入到書展的脊髓,使之充滿了活力。青年報記者在現場探訪時注意到,一些青年人最新的玩法在書展中被吸納推廣,使之充滿了青春的氣息。
上海書展的社科精品館是書展的一個老館。每年都會設立,但是人氣總略顯不足。原因是,這個館里的圖書被認為太“高大上”。“選的圖書覺得太端著架子,不夠親民,一副拒人千里的樣子。”曾經一位讀者對青年報記者抱怨,社科精品館很想去,但又不敢去。但是今年,社科精品館卻人頭攢動,恐怕是書展里最熱鬧的場館之一。
原因就是,今年社科精品館的選書方式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社科精品館的主辦方上海新華傳媒連鎖有限公司的總經理助理江利透露,過去書展選書都是由書店的業務員來決定,這些選書師雖然目光敏銳,但是也有和社會脫節的地方。今年社科精品館改了一種選書的方式。5000種圖書由新華傳媒從一家業內著名圖書資訊集成平臺“百道網”從200萬條書目源數據的數據庫中精心篩選而出,這些書出版于2014年至2016年間,都是由各學科領域的名家學者、各大出版機構的掌門人以及全國各地最具影響力的主流媒體推薦。因為來自網絡大數據的精選,這些社科圖書都保證了“接地氣”,不僅好讀,而且有深度。
一個以賣書為主的書展,也充分地運用了大數據,而大數據是典型的互聯網思維,而互聯網思維又是典型的青年思維。這就使得上海書展能夠一直處于青春的氣息里,她不會因為年復一年的舉辦而變得老態龍鐘,反而是越來越顯得年輕。
書展是個“科技控”
上海書展對青年人所喜愛各種玩法從來都是最感興趣的,一切時下最時髦的高科技都會在書展里第一時間出現。VR(可穿戴技術)一般都是使用在電影和游戲領域,但是現在竟也運用到了閱讀領域。在上海書展“陳伯吹國際兒童文學獎”展區,青年報記者看到這里人氣頗為火爆,原來是該區特設了較為成熟的VR體驗區。主辦方寶山區文化局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個VR體驗區取名“雪域尋寶”,參與者借助VR眼鏡,進入一個約一米的高低不平的走道中,通過虛擬現實技術進入一個冰天雪地、崇山峻嶺的虛擬場景,歷經重重艱難險阻,最后進入文學的殿堂,取得殿堂中的書籍,寓意“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該項目的負責人還告訴記者,他們希望借由這種青年人喜歡的新潮的方式,讓他們體驗到讀書就是一種探索的過程,應該用心去感受,“我們希望借助VR交互體驗的優勢,讓年輕人用心感受閱讀中的探索體驗,關注閱讀,關注一些有內涵的文學大家。”該負責人坦言,并不排斥新的閱讀方式和科技,但更推薦傳統的閱讀方式。運用VR技術也是為了吸引讀者,尤其是年輕人,和他們達成閱讀情感上的共鳴。
中國最大的有聲讀物平臺喜馬拉雅也將“3D有聲圖書館”搬到了書展現場。在3D有聲書專區,白色的書籍狀柱子上擺放著多個3D降噪耳機,讀者看到自己感興趣的書籍,可以直接拿起耳機收聽,特殊的3D聲效讓人很快置身于書中的世界。“仿佛主人公就在你身邊對話,甚至還能夠感受到飛機從自己的頭頂低空飛過,現場感特別強。”有讀者在試聽后向記者表示。
“書展也是一個‘科技控’。”讀者鄭先生談了多年來他對書展的直觀印象。“我參加過一些其他的書展,或者圖書銷售會,感覺到很老套,和小時候到書店買書差不多。但是上海書展卻一直讓人感覺到很時尚,很前衛。和青年人的心貼得很近。這也就是為什么現在網絡這么發達,網民主流是青年的情況之下,上海書展依然能夠對青年讀者展現十足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