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主頁 > 專題 > 紀念建黨95周年暨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主題活動展
2016年07月12日14:52 來源:上海作家網 作者:肖日文 點擊: 次
5月23日,作協11名黨員和青年作家來到“一大”會址舉行簡明又莊嚴的啟動儀式,接過汪瀾書記的授旗,馬文運副書記作動員講話后,大家就準備好出發了。我是“重走長征路”主題活動第一支隊隊員,在11天時間里,沿著閩西、湘贛武裝革命斗爭和紅軍長征的起始路線,從福建古田、才溪,再經江西瑞金、于都、井岡山,最后到湖南韶山,一路上邊參觀邊學習,感受長征精神,受到了極大的觸動。
為配合黨員干部“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紀念中國共產黨建黨95周年、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機關黨委組織開展“重走長征路”主題活動。走進歷史的深處,深感萬事開頭難。參觀才溪鄉蘇區蘇維埃政府舊址,毛澤東曾在此深入群眾調查研究并寫下著名的《才溪鄉調查》。來到享譽中外的“紅色故都”瑞金,瑞金馳名中外是因為70多年前那段可歌可泣的紅色歷史,這里記錄著中國革命的艱苦與悲壯,更孕育著革命政權的新生。毛澤東、朱德、周恩來、鄧小平、劉少奇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都在瑞金戰斗和生活過。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在一個叫葉坪的小村子誕生,我們參觀了“一蘇大”會址、中央郵政局舊址、中央印刷廠舊址、國家銀行舊址、外經貿部舊址、全國總工會蘇區中央執行局舊址、紅色中華通訊社舊址、國家政治保衛局、中共蘇區中央局舊址、紅軍烈士紀念塔、紅軍烈士紀念亭、紅軍檢閱臺、博生堡、公略亭、碑廊等舊址,當我們走進小小的會場,站在當年召開中華蘇維埃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地方,感慨頗多。它的簡樸超乎想象,祠堂中央陳列著幾排小條凳,當年那上面就坐著來自全國各蘇區的代表。在這里參觀,我有一種朝圣的感覺,雖然里面的陳設簡單,只是一些普通的桌椅,在這種條件下,我們可以想象當時的革命斗爭是有多么辛苦的。但我能深深地體會到里面凝結了紅軍奮斗的歷程,在這里也讓我見證了中國革命發展史上一個重要的歷史片段。
在沙洲壩,我們開始尋找著先人的革命足跡,切身體會可歌可泣的革命歷史。在此我們參觀了中央執行委員會舊址、中央人民委員會舊址、紅井、中央教育部舊址、中央審計委員會舊址、中央內務部舊址、最高法院舊址、中央糧食人民委員部、中央工農檢查部、中央內務部交通管理局舊址、中央土地部舊址、中央消費合作總社舊址等革命舊址。沙洲壩最重要的建筑當屬那棟造形如一頂紅軍八角帽的臨時中央政府大禮堂,未進門,就看見大禮堂門首上方嵌有“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大禮堂”17個楷書大字和一個會徽圖案,1934年1月,第二次全國蘇維埃代表大會就在這里召開。走進去只見禮堂寬敞明亮,和“一蘇大”會址不可同日而語。禮堂的變化見證著中央蘇區當年的迅猛發展。革命雖然在前進,但當時斗爭環境依然惡劣。大禮堂外不遠處的林子后面就有一個防空洞,因為敵人不時派飛機來襲,聽到警報,與會人員就要轉移到防空洞中。
從瑞金到于都,從紅軍烈士紀念塔到長征渡口,一路走來,遍地的紅色遺存、令人追憶的紅色歲月,讓我們激情澎湃。在這片紅土地上,許多湘贛閩兒女為了新中國的建立付出了寶貴的生命。重溫那段崢嶸歲月,進一步了解到紅軍長征出發時期的戰斗情況和蘇區的革命歷史。
在中國革命的搖籃井岡山,我們瞻仰井岡山革命烈士陵園,向革命烈士敬獻花籃。在陳列室和忠魂堂,大家莊重地凝視著開國元勛和革命先烈的照片,聆聽著英雄的事跡,感受著革命先輩的偉大與壯烈。觸摸這一段使中國革命呈燎原之勢的光輝歷史,身臨其境地體驗“堅定信念、艱苦奮斗,實事求是、敢闖新路,依靠群眾、勇于勝利”的井岡山精神。
站在于都刻有“長征源”三個大字的巨石前,我仿佛穿越到真正的“出發”場景。我們黨領導的一場史上最偉大的創業——建國大業,歷經千回百折走上新的征程。革命事業已然寫就光輝篇章,而今邁步改革開放新的長征。為了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為了人民的幸福生活,我們每個共產黨員的肩上責任重大,任重而道遠啊!現在,中國夢引領航向,“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號角吹響,催人奮進!發揚長征精神,文學工作者一樣可以大有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