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6月27日16:46 來源:未知 作者:研究室 點擊: 次
6月25日下午,作為上海市民詩歌節活動內容之一,由上海教育報刊總社和上海人民出版社共同主辦,東方教育時報和教師博雅承辦的《詩歌中的莎士比亞——紀念莎士比亞逝世400周年詩歌分享會》在上海市作協大廳舉行。
“燕子姐姐”陳燕華、市朗誦協會會長陸澄與市民代表現場朗誦十四行詩經典詩作,復旦大學外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談瀛洲,愛爾蘭都柏林大學英語系中世紀文學博士、復旦大學英文系講師包慧怡,對談交流并現場帶領觀眾欣賞莎士比亞的詩歌,對于莎士比亞及詩歌愛好者來說,這無疑是一場視覺、聽覺與思維的盛宴。
聽:莎士比亞的經典詩作
“我能否把你比做夏季的一天……”來自田林詩社的市民陳偉民、劉珂的男女對誦,迅速將分享會的氣氛帶動起來。
聽“燕子姐姐講故事”是所有許多70后與80后們童年時代難忘的記憶。會上,“燕子姐姐”陳燕華用不變的甜美清亮的朗誦《莎士比亞十四行詩》第29首:“我的心懷/頓時像破曉的云雀從陰郁的大地/沖上了天門……”她溫柔、明亮的聲線贏得了現場老少詩歌謎們的掌聲。
“經典的詩歌所描摹的人類情感是沒有時間感的。”燕子姐姐毫不吝惜地對這首詩及其翻譯表達贊賞。如今,已經向兒童教育與文化傳媒的方向跨界的燕子姐姐,希望現在的孩子們都能早一些接觸優美的詩歌來陶冶性情,增加修養,“詩其實是很直白的,喜歡詩的人會比別人更多一種精神上的享受。”
“愛決不跟隨短促的韶光改變,就到滅亡的邊緣,也不低頭。假如我這話真錯了,真不可信賴,算我沒寫過,算愛從來不存在!”市朗誦協會會長、全國廣播金話筒獲得者陸澄的表演,讓在場的市民和嘉賓大贊:“太富有磁性了!”甚至有市民表示不過癮,希望能多欣賞到幾首朗誦,體會詩歌的魅力。
賞:莎士比亞的戲劇人生
時隔四百年,莎士比亞在今天的讀者看來是否會有距離?
在分享會的對談環節,復旦大學外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談瀛洲表示,莎士比亞寫作使用的是早期現代英語,即便是英國人,也須經過學習才能夠欣賞。但是,莎士比亞詩歌中蘊含著人類永恒的主題,即友誼與愛情,這是與任何時代的人都能發生共鳴的。莎士比亞詩歌歷經400年還擁有如此廣泛的讀者群就是證明。當然,這其中還包含著我國一代代翻譯者對此不懈的努力。
在他看來,欣賞包括莎士比亞十四行詩在內的任何詩歌,首先需體會其聲音美,其次要體會其意像美、形式美、主題美,進一步擴展到理解詩人的創作情況和背景,以及他背后的文學傳統。
身為80后的愛爾蘭都柏林大學英語系中世紀文學博士包慧怡同時兼有學者、詩人與譯者的三重身份。她表示,喜歡詩歌是一件比較感性的事,在時代詩歌都有忠實的愛好者,她反感將上世紀80年代稱為詩歌的黃金時代,認為對真正喜歡和創作詩歌的人來說,任何時代都是黃金時代。
“比起扯大旗式的轟轟烈烈,我更喜歡今天這樣,大家都有自己的本職工作,在工作之外,又因為喜歡詩歌而創作、交流和分享。”
據悉2016年上海市民詩歌節已于今年6月啟動,由上海市學習型社會建設與終身教育促進委員會辦公室、上海市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辦公室等共同主辦,上海教育報刊總社承辦。今年的市民詩歌節的主題是:尋找詩意,美麗人生,以原創詩歌作品征集和詩歌朗誦作品征集為主線,開展形式多樣的詩歌文化學習,舉辦賽詩會、詩歌游園會、詩歌朗誦會以及市民詩歌之家等多形態的詩歌文化活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