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3月06日21:48 來源:上海觀察 作者:施晨露 點擊: 次
上海作協旗下有本面臨90后、00后寫作者和讀者群的電子刊物《零雜志》。今晚,通過微信公眾號,《零雜志》推送了3月第二部作品《我男朋友的女朋友》。小說題目一看就古靈精怪,作者欄里還標著兩個名字“創意:錢悅,主筆:張珂”,兩個95后女孩合作完成了一篇作品。
“合寫”是《零雜志》今年改版推出的新寫作模式。在出版界,合作模式已有先例,如劇本合作、合著出版物和漫畫美術作品都挺常見。但在文學領域,傳統意義上的寫作,一直是一盞燈、一支筆,書桌前“一個人的漫長修煉”。將創意和執筆拆分成生產鏈上的兩個環節,是否意味著寫作從“孤獨寂寞冷”的個體勞動,進入熱熱鬧鬧的“分包”時代?
“與其說是寫作分包,不如說是文學社交”,上海作協創聯室副主任、青年評論家李偉長的回答是,“對剛走上寫作道路的90后、00后來說,最難的是持續不斷地激發他們的創作興趣,維持他們的創作熱情。讓寫作成為年輕人的社交方式,是我們的一種考慮。”
2008年起,在王安憶、葉辛等知名作家的倡議下,上海作協發起“文學百校行”活動,將上海200余所大學、中學的文學社團集結起來,儲備文學人才。“高中時是文學社社長,第一次走進作協大院”,目前擔任《零雜志》編輯的錢悅就讀寧波諾丁漢大學外國語言文學系一年級。對于合作執筆者張珂,她的評價是“年齡相近,交流沒有隔閡。她的效率很高,也能理解我的想法,為故事的完整性做了很多貢獻。”
“如果是你自己來寫這個故事呢?”
“那可能結局也會改掉。超出我想象的是她的筆力,一開始我覺得她會按部就班按照我的大綱寫,沒想到她添置了很多細節,讓文章更有質感。”
執筆者張珂的解讀很詩意:“寫作就像是未經修剪的花園,合寫則是一個人從花園中選出她最心儀的一朵,另一個人將這朵花修剪成自然的形態。”
“相當于開了一個文學的淘寶店”,李偉長說,在接觸年輕寫作者的過程中,經常感到“資源的不對稱”,“比如《零雜志》公眾號上一些讀者,光看留言、評論,就能感到他們的腦洞大開,但他們可能難以把創意轉化為有質感的文字;一些年輕寫作者又常常遇到創意枯竭的階段,越寫越窄。”
“合寫,其實也是當下這個社交時代的觸發。當社交變得越來越電子化、數據化、網絡化、專業化,甚至商業化,文學的社交如何在讀和寫之間產生溝通?”
在李偉長看來,新一代讀者群體的互動性更強,置身事內的意識更強烈,閱讀正從接受型向參與型轉化,“實際上,未來的寫作者就是從閱讀者中產生的。很多人擔心,年輕一代碎片化閱讀的趨勢越來越強,會離文學越來越遠,如何適應他們閱讀特征的變化,也正是保留文學傳承的火種。”
《零雜志》試圖將合寫模式制度化--創意作者負責前期構想,主筆作者負責將創意落筆。當創意作者在生活中獲取靈感,第一時間與編輯聯系,探討創意點的可行性、走什么路線、如何展開,確定將一瞬火花完善成小說的整體構思。其后,編輯在人才庫中找出文風與該構想契合的作者擔任主筆,主筆作者根據構想創作,并隨時與創意作者溝通、交流。值得一提的是,合寫模式中,創意作者和主筆作者并非固定身份,隨時可以切換。截至目前,《零雜志》共收到38份來自全國各地的簡歷,其中25位作者愿加入主筆行列,10位作者有意成為“創意擔當”,3位作者表示兩者皆可。
與之配套,《零雜志》新的稿酬發放制度也更“社交化”,50位讀者組成的讀者團每人每月擁有200元額度“打賞”給喜歡的作品。“讓寫作者實際地感受到更多人認同,而不只是編輯一個人的評價。到年底,可以把大家聚到一塊兒互相認識。”
“合寫模式是新媒體形態下的一種探索,能否誕生傳統意義上的純文學作品有待觀察。但對創意寫作、類型寫作或更廣義的寫作來說,這是值得關注的嘗試,至少可以獲得更多更有創意的作品。”李偉長說,“往傳統追溯,蒲松齡擺免費茶攤收集奇聞逸事寫出聊齋,不就是最早的合寫模式嗎?”
據說,寫《聊齋志異》的蒲松齡擺茶攤請人喝茶,聲明只要在喝茶時講個故事或奇聞逸事,就不收取茶錢。
合寫者如何說--
覃皓珺:我在北京師范大學讀研,當代文學專業,跟導師進行過劇本創作和創意寫作,對合寫模式很感興趣,做過相關內容研究。以前也嘗試過以多作者方式連載文章,在微信公眾號上集體創作,加入合寫創作模式,希望不斷嘗試。
孫夢:我一直都有關于文字的夢想,個人覺得自己的文筆可以出師了,只是有時候想不到太合適的故事情節。所以毫不猶豫地選擇加入合寫模式,一方面剛好自己不太擅長創意,可以找個搭檔一起合作,另一方面就是想交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畢竟都是熱愛文字的嘛。
韋健:身邊人常說我的思維很跳躍,但一落筆,總感覺自己不能把創意表達出來。畢竟,光有天馬行空的想法有什么用?我曾一度認為文字世界沒有我的容身之地,看到合寫模式招收創意作者,我果斷地投了自己的簡歷,只是想告訴別人,我帶著創意來了!
戚珺:合寫計劃就是一個平臺,能把我瑣碎的靈感整合成一部作品和大家見面,提高了效率。作品最終面世的時候成就感滿滿的。
錢悅:這種模式挺新穎,能彌補一些寫手的缺陷。創作過程不會太孤單,壓力也更小,寫出優秀作品的幾率更高。
張珂:一直以來,寫作對于我都是“以己喜,以己悲”的事。合寫模式打破了固有定律。靈感在別人腦中,我負責填滿這個輪廓。剛開始接受這個提議的時候我抱著文章必定要修改很多次的想法,沒想到我們一拍即合。兩個人不僅沒有產生分歧,反而隨著文章發展創意越來越多。
如何加入合寫模式--
將簡歷發送至chuangyixiaoshuo@126.com,簡述自己想加入的作者分流(創意或主筆),附帶相應“作業”一份。
《零雜志》的小伙伴說,一旦通過篩選,會根據你的創意或寫作風格“綁定”相應編輯。
接著,據說,你就會享受到每個月細致入微的催稿關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