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20日10:57 來源:未知 作者:研究室 點擊: 次
翻譯家、作家王志沖被譽為“翻譯界的保爾·柯察金”,初中時便臥床不起,但他以堅強的意志筆耕不輟,六十余年來翻譯、創作了近百萬字的文學作品,最近他又推出了新書《尼·奧斯特洛夫斯基傳》。11月18日下午兩點,上海市作家協會與上海市殘疾人聯合會在上海作協大廳共同舉辦了“王志沖《尼·奧斯特洛夫斯基傳》創作研討會”,二十余位作家、學者與會,研討會由上海作協黨組副書記、秘書長馬文運主持。
因身體原因王志沖無法出席此次研討會,研討會伊始播放了以他的生平為題材的微電影《生命》,與會的作家、學者深受感動,之后他們圍繞王志沖的文學創作、精神品格等方面進行了深入探討,并做出了高度評價。評論家王紀人指出:王志沖有著很深的“奧斯特洛夫斯基情結”,他不斷地從保爾、奧斯特洛夫斯基身上吸取精神力量,創造著自己。評論家楊劍龍認為《尼·奧斯特洛夫斯基傳》是一本學者型的傳記,王志沖在深入研究的基礎上,生動寫出了傳主的一生。青年評論家周立民則認為王志沖在這本傳記中投入了大量的感情,走入了傳主的內心,書中充滿著激情、充滿著力量。上海作協副主席、詩人趙麗宏人在外地,也委托他人宣讀了題為《向王志沖先生致敬》的書面發言。
上海作協黨組書記、副主席汪瀾表示此次研討會既是對王志沖的致敬,也是對作家群體中的殘疾人作家們的致敬,是對他們不屈服于命運,不斷挑戰自我,追求生命價值的精神的致敬,并祝愿所有的殘疾人作家在寫作上取得更大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