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主頁 > 專題 > 2015首屆中國網絡文學論壇
2015年09月25日23:35 來源:上海作家網 作者:劉華君 點擊: 次
(寂月皎皎、網絡作家)劉華君
大家好,我是寂月皎皎,關于網絡文學一直覺得和我們平時所說的通俗文學并無明顯區別,它最大的特征只是在于發表的媒體是網絡,而不是紙張。
通俗文學存在已久,往上隨俗,是宋元的小說話本,是名清的章回小說,是民國的鴛鴦蝴蝶派小說。到近些年,則是金庸、古龍等的武俠小說,瓊瑤等的言情小說。如今,因為互聯網的發展,催生了網絡文學這一而別。它們都是以趣味性為前提,寫給最廣大的普通民眾看,并受他們的追捧和歡迎。
網絡文學從走入大眾視線的那一天起,似乎就在不斷引發著種種爭議。網絡小說門檻低,為吸引讀者持續閱讀的熱情往往更新迅速,質量參差不齊,不少傳統作家因此認為網絡文學是快餐文學,缺乏深度,難登大雅之堂,視之為洪水猛獸。
(寂月皎皎、網絡作家)劉華君
可如果梳理通俗文學的發展脈絡,我們不難發現,這個貧民階層最喜聞樂見的文學形式,往往被排斥于當時的主流文化外。如《紅樓夢》中的,茗煙將古今小說,傳奇角本買給寶玉看,黛玉一看見“便如得了珍寶”,卻又不敢讓人知道。寶釵也提到年少時頭偷看雜書,大人知道后打的打,罵的罵,燒的燒。待她成為主流文化的衛道者,立時搖身一變,轉而勸黛玉看正經書。
但這些“不登大雅之堂”的雜書,并沒有因為主流文化的排斥而退出歷史舞臺?!都t樓夢》的本身,也是寶釵口中的雜書,層一度被視為“誨淫”之作。可后來流傳于世并被世人再三頻度的,并不是乾隆皇帝那首《御制詩集》,反而是《紅樓夢》、《西游記》等原來被主流文化看輕的通俗小說,最終在時間的犀利下成為現在的經典。
同樣,民國時期的鴛鴦蝴蝶派小說,曾被當時具有歷史使命感的主流文學所批判。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金庸、瓊瑤的小說被視為毒草,滿滿的負面評論。最終,也是時間給了它們公允的評價,承認了它們存在的意義和價值。
如今,在金庸小說逐漸正名之后,更多人將目光投到了網絡文學上。我們聽到了很多的質疑聲,但也許并不需要被辯解。
網絡文學有不足之處,但它的生命力并不在于文字的技巧或情節的張力,它的生命力在于通俗,在于它有它的趣味性和娛樂性,它能被最廣大的讀者所接受,并使他們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和改變。
在正確的輿論導向下,網絡文學中最終能保全下來并被大多數人接受的價值觀,必定是正面的,符合國情人心的,從而使其在有意或無意間承擔起文以載道的社會責任。
目前網文向影視、游戲等方面延伸,大批的打造也將進一步推動網絡文學的發展。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大浪淘沙之后,網絡文學的價值將進一步得以體現,并同樣被時間證明,被歷史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