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mp id="wka2m"><center id="wka2m"></center></samp>
  • 
    
    <ul id="wka2m"><center id="wka2m"></center></ul>
  • <dfn id="wka2m"><center id="wka2m"></center></dfn>
    關閉按鈕
    關閉按鈕

    詩人沈葦:一只南方青蛙的新疆表達

    2015年08月24日16:05 來源:澎湃新聞 作者:徐蕭 點擊:

    2015年,詩人沈葦一口氣拿了“花地文學”年度詩歌金獎、十月文學獎、第13屆“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詩人獎、首屆李白詩歌提名獎等幾個重要的文學獎項。這讓批評家、上海交通大學人文學院教授何言宏將文學上的2015年作為了“沈葦年”。

    沈葦成名很早,1998年33歲的他就獲得了首屆魯迅文學獎,2008年和2011年又分別獲得劉麗安詩歌獎和柔剛詩歌獎兩個重要的詩歌獎項。沈葦覺得自己今年之所以能引起些關注,主要是時隔20年,他又有詩集出版,引起了評論家的再評價。

    湖州人沈葦1988年入疆,一待就是27年,比他在江南的時間還長。這樣沈葦在身份上,表現出一種雙重性,而盡管他的詩歌充滿了新疆的地域氣質,但他一直希望能夠擺脫掉地域性的籠罩,進入到一種更為開闊的、只面對“人”的言說。

    8月19日,在上海書展“國際文學周”活動之一“文學對談:《新疆詞典》與新疆表達”上, 沈葦帶著他再版的《新疆詞典》與何言宏進行對話。活動結束后,在朋友的晚宴上,記者得以觀察到一個更加細膩、性情的沈葦。

    身體一下就接受了新疆并且愛上了它

    1988年,剛剛從浙江師范大學畢業一年,年僅23歲的沈葦跑到了新疆,成為一個“闖入者”。

    在很多種場合,沈葦對于當初做出這個決定的原因,都是從宏達的時代背景進行描述:“八十年代的文青,向往邊疆,常常腦子一熱,帶上簡單的行李,懷里揣很少一點錢,坐上綠皮火車就奔新疆、西藏去了。”

    但是更為直接的原因其實更加私人和簡單,初戀失敗和對父親的反抗。他想逃離那段傷心的戀情,和父親的“陰影”,逃得越遠越好。

    新疆帶給年輕的詩人巨大的震撼。這種震撼首先是一種身體感受和反應,從潮濕到干旱,身體變得敏感了。“人到一個新地方,只有身體愛上了這個地方,心靈才能逐漸認可。”沈葦說,當時很多人和他一樣進疆,但是很多人吃不慣羊肉、面食,很多人受不了干旱的氣候,最終都離開了。“我不是這樣,我的身體一下就接受了新疆并且愛上了它。”

    “懸空的人”:我給新疆注入了一點潮濕

    童年和青年時代對一個人的影響,無疑是巨大和深遠的,沈葦也是,他不可能忘掉他的江南身份。而在新疆生活了27年,沈葦的思想和視野成熟于此,這讓他的身上又帶有明顯的“新疆特質”。

    所以他曾說他得了“地域分裂癥”,一半屬于江南,一半屬于新疆。“江南覺得你是新疆的,新疆又說我是外來的,我就這樣被踢來踢去。”在飯桌上,沈葦感慨道。他覺得自己就像是一個“懸空的人”。

    如何讓這兩種身份和諧共處,沈葦在《新疆詞典》中寫了一則《青蛙移民》,以寓言的形式說出來了他的努力:一只南方青蛙凌空一躍、進入到中亞腹地。為了在干燥環境下與林蛙、蟻獅、戈壁蟬交友,它首先要蒸發掉一部分水汽。但要生存,還要“從空氣和石頭里采集水分”,來保持蛙皮的濕度。

    顯然,沈葦就是那只南方青蛙。“既要散掉身上多余的水汽,同時又從新疆沙漠里汲取保持濕度的資源。”在他的詩歌里也是,新疆和江南都是關鍵詞,他提出以“綜合抒情”、“混血之詩”這樣的方式來消弭身份上的焦慮。這讓沈葦覺得,他和張承志、昌耀這樣的邊疆作家、詩人有點不同,“我給新疆注入了一點潮濕。”

    拒絕成為地域的“寄生者”

    盡管被踢來踢去,但沈葦顯然從新疆和江南那里獲得足夠多的養分。尤其是新疆,我們從《新疆詞典》《新疆盛宴》《鄯善 鄯善》《新疆詩篇》《喀什噶爾》等作品的名字就可以看出來。

    但對沈葦來說,地域性只是一個立足點,不應該成為寫作者的囚籠。他希望通過地域性這個口徑,來揭示下面的普遍人性。

    活動現場,一個讀者問他應該如何使自己的旅行變得有意義,沈葦說,“多和當地人聊聊”。這是經驗之談。在進入新疆后,沈葦做了12年的記者,這讓他經常能夠深入到那些“定居者”和“旅行者”所看不到的角落。在寫自助旅行手冊《新疆盛宴》時,半年時間里,他跑了南北疆,膠卷拍了150卷,本子記了將近20個。

    進入到中年之后,他又花了不少時間閱讀了新疆的史籍、神話、史詩、古典詩歌、民間文學等。這讓他對新疆的過去和現在,虛構和現實,以及當地人的生死和愛欲有了深入的理解。活動現場,他隨口就能來上幾句維吾爾或哈薩克民歌。

    在早期的詩歌創作中,沈葦努力使自己的兩個地域性身份達成和解,但隨著理解的深入,他發現無論是新疆還是江南,都是一種敘述上的虛構。

    地域不是只有景物,構成它們的更主要是人。“我生活的地方,不管是漢族、維吾爾族,還是其他少數民族,都是人在那里生活。”這讓沈葦后期的詩歌,開始表現為一種“去地域化的地域寫作”。就像在《沙漠,一個感悟》(2003年)這首詩中寫道,“我突然厭倦了做地域性的二道販子”,以此提醒自己不要成為地域的“寄生者”。

    少數民族文學只露出冰山一角

    中國的西部邊疆從來就不缺乏描述者,西藏的馬麗華、魏志遠,青海的昌耀,內蒙古的張承志,新疆的周濤、章德益,還有沈葦。

    西部邊疆通過他們,在文學上進入我們的視野。然而“被代言”的新疆是不是新疆,“被代言的西藏”是不是西藏?

    起碼不能說是全部,隱藏在他們背后的是龐大而失語的西部本土文學。或許,在某種程度上,昌耀、沈葦他們這種漢語作者對西部邊疆的講述,對當地文學多少造成了遮蔽,但根本上,遮蔽它們的原因,更加復雜,更加巨大。

    “少數民族的母語文學就像是沉在水面下面的巨大冰山,而露出來只是一角。這一角就是以漢語來寫作的。”不過現在,越來越多的少數民族作家開始使用雙語寫作,這使得一部分人進入到以漢語為主要或唯一寫作語言的內地文學界。當然,在沈葦看來,使得更多以母語寫作的作家和作品發出聲音,才是我們今后不斷要思考的。沈葦這幾年,特別注意對當地母語寫作者的推介。過幾天回新疆,他就有一個研討會要組織,是為了一個哈薩克族作家而開的。

    沈葦一直避免成為“新疆代言人”,但不可避免地成為新疆文化上的一個符號。飯桌上,何言宏建議他應該多對各種公共事件作出反應。我問沈葦,詩人應不應該寫?不擔心有消費公共事件、災難抒情的罵聲嗎?

    “沒有什么不可以寫。”沈葦認為,要看你從什么角度去寫,是批判,是反思,還是煽情。“還有就是不要那么快,要沉淀下來再去寫。”

    上海作家協會版權所有 滬ICP備14002215號-3 滬公網安備 31010602003678號
    電子郵件:shanghaizuojia@126.com 聯系電話:086-021-54039771
    120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少妇人妻在线视频| 被公侵犯肉体的中文字幕| 日本工口里番h彩色无遮挡全彩| 免费人成视频在线| 国产对白精品刺激一区二区| 好吊操这里只有精品| 乱子轮熟睡1区| 男女交性特一级| 国产对白受不了了| 中文字幕在线看片成人 | 毛片大片免费看|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网站| 韩国理论三级在线观看视频| 国自产拍在线天天更新91| 中文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一级做一级做片性十三| 免费啪啪小视频| 精品人妻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拳头交一区二区| bt在线www天堂资源网| 性欧美高清come|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精品2020| 欧美一级高清黄图片| 亚洲成人第一页| 精品亚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 四虎精品影院永久在线播放| 五月天六月丁香| 国产精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日本天堂影院在线播放|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久久奇米色影视| 男女男精品网站| 免费看男女做好爽好硬视频| 香港台湾日本三级纶理在线视| 国产成人黄色在线观看| 97麻豆精品国产自产在线观看| 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不卡视频| 五月天精品在线| 欧美黑人巨大xxxxx视频| 午夜欧美日韩在线视频播放| 美女羞羞免费视频网站|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看片 |